】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介正:明年上半年是中美關係變化觀察期
http://www.CRNTT.com   2020-12-19 00:13:50


 
  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有重新發展的機會嗎?他指出,拜登政策幕僚群基本上會有幾個認知,比如說中國大陸快速崛起,是存有戒心,對於雙方不公平的貿易、智慧財產權保護、市場准入、經濟體制政府補助等,這些雙方有很大分歧。但另一方面,拜登的外交政策幕僚群也不認為美中是全面對抗,雙方可能有些議題是必須要合作,主要展現在國際組織或者是多國機制上,需要全世界大國共同努力並展開合作,這個過程一定會導致中美重新再接觸。

  黃介正認為,與其說海峽兩岸的爭端,或者說台海周邊軍事活動增加,其實真正來說應該是中美在台海、南海的軍事活動增加,台灣只是一個配角而已。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中美雙方還是要再確認彼此的意圖。

  他表示,拜登政府應該會更完整、重新檢討這一部分,從拜登確認當選,到就職後3個月或100天,這個階段叫做“政策檢討階段”,政策檢討期的過程當中,美中雙方就有可能必須要做一些必要的接觸。等到政策檢討完以後,下一個階段他稱為“議程設定期”,也就是說北京已經表達願意跟美方談,北京一定有自己想談的部分,雙方要透過接觸去摸索,中美各個階層從工作階層、資深階層、資深官員,再到部長級,最後看是否需要領袖峰會來解決,最後一里路或者是最後的障礙,必須要透過政治決心,並且付出政治承擔的決定。

  他不認為,明年7月1日中共建黨100年以前,中美關係會有一個石破天驚的變化,但中美雙方會在明年上半年做接觸、溝通的工作,明年的上半年會是中美關係變化的觀察期。

  至於特朗普下台前,會不會再對台灣採取強烈動作,影響拜登上台後的政策?黃介正認為,政策延續性是一直存在的,但是特朗普現在做的事情,看不太出來會延續很久,包括限制中國大陸某些特定人士在美資產,或者入境的限制,都會有其他解決方案。拜登上台比較棘手反而是以色列的問題、伊朗協議等後面要怎麼進行?會不會有不同的看法。

  黃介正也說,台灣在美國不只是行政部門,在國會也有很多友人,台灣在美國的國會工作幾十年來有目共睹,這方面不太容易有太多變化。雖然特朗普對於批准對台軍售,態度是比較積極。但自從與美國斷交以後,台灣跟美國軍事上合作逐漸深化,應該可以正面看待這一部分發展,相信美國民主黨政府應該會延續。

  但他指出,特朗普廣泛對台軍售持正面態度的做法,已經使得台灣財政有很大負擔,這不一定是美國想不想打台灣牌,或者要不要對台軍售,“而是在於台灣自己的財政能力,有沒有辦法負擔”,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點。
 
  他表示,接著再來看海峽兩岸之間到底會不會發生非和平,或者是軍事上的衝突。如果會的話,特朗普政府任內同意的軍售項目,很可能都還沒有到台灣,或者是到了台灣還沒有正式演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