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中對抗 廖義銘:台灣成為戰場已快這樣了
http://www.CRNTT.com   2020-08-11 00:20:35


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8月11日電(記者 蔣繼平)針對美國高調訪台,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特朗普靠“反中、抗中、親台”三張牌打選戰,等美國大選結束後,關鍵還是在美中對抗,特朗普連任台灣會面臨更大的壓力,若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還要觀察中美關係有無重大緩和,不宜單邊押寶,若讓台灣成為戰場而提高國際知名度,反而是在害台灣,現在就已經是快變成這樣子了。

  廖義銘表示,如果這個時候對美中台外交上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應該強化自己的實力和團結,如果沒有這樣做,過度於把政策右傾,過度於傾美親美,造成政策利益分配上嚴重不平衡的話,反而對台灣未來內政與外交上是不利的。
 
  廖義銘,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曾經擔任“行政院經建會”副研究員。現職為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專任教授、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研究領域:法律社會學、法政策學、行政學、立法論。

  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部長阿扎(Alex Azar)率訪問團9日乘坐美國空軍C-40B行政專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機身上漆有美國國旗,顯示訪問的高規格。阿扎是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訪台層級最高、也是6年來首位訪台的美國內閣官員。

  由於美國大選將近,是否有政治上的聯想?

  廖義銘表示,特朗普選舉打得很明顯就是“反中、抗中”,對特朗普來說是在美國打選戰是最重要的牌,換句話說就是“親台”,這三張牌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以美國多元民主選舉掛帥的國家,這樣解讀比較務實一點。

  那接下來特朗普是否會更抓著台灣不放?

  廖義銘表示,特朗普是很精明的生意人,對於支持自己的重要樁腳或企業,只要有需要,就會要求提供各方面協助,譬如要求台灣提供研發製造、通路資源。美國是利益主義掛帥的國家,不會有什麼道德感,一切都是利益交換。若未來在“疫苗”生產研發上看中台灣什麼工廠或想要合作,特朗普就會有更大的動作,應該也是這次美國官員訪台的目的。

  那這次蔡政府的應對如何?

  廖義銘表示,一般國際外交,這樣子做都是正常的、必要的,外交型態互動都符合一般應有作法,但就要看蔡政府能不從中幫台灣要到更多利益,或是反而讓台灣失去更多。舉例而言,如果台美關係這麼好,台灣能否爭取更多關稅利益或加入由美國撐腰的國際組織?一般民眾比較看不到這個層面。

  觀察美國大選後對台灣的影響?

  廖義銘表示,如果不能押到民主黨、共和黨兩邊候選人的話,能夠採取中立、自主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在目前國際政治裡面,台灣不得不押特朗普,當然蔡政府不是不知道,是不得不押,但不能過度傾美,現在押美國就是押特朗普。因為等美國大選結束後,關鍵還是在美中對抗。

  美國大選若換成民主黨候選人上台?

  廖義銘表示,要觀察中美關係有無重大緩和,如果有的話,那台灣又有新的角色,如果沒有的話,台灣只能順勢在當中撈杯羹或者兩頭空。只是台灣長期以來都是傾向與共和黨比較友好,若民主黨上台,對美台關係是不利的。

  若特朗普連任,台灣面臨的壓力?

  廖義銘表示,台灣壓力會更大,台灣如果無法保持中間且自主,反而是中美對抗的籌碼、前線,只要打起來,哪邊是戰場哪邊最倒楣,台灣在中美對抗成為戰場是最不利的。若讓台灣成為戰場而提高國際知名度,這樣的領導者反而是在害台灣,“目前已經快這樣子了,但是有拿到什麼好處嗎?”

  廖義銘反問“台美關係真的這麼好,試問台灣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可否降低一點點?”他指出,台灣在野黨問執政黨這句話這個最實質,台灣要的是企業有獲得好的關稅待遇,政府應該思考怎樣幫台商爭取利益為外交主軸,而不是在國際媒體上獲得多少關注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