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義虎答中評:時代力量政治空間需長期觀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9 00:28:01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中評社 王秀中攝)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 王秀中)第三勢力“時代力量”被稱為本次台灣大選中的一批黑馬。從最初無人看好,到最終在“立法院”獲得5席,時代力量一躍稱為“立法院”第三大黨。如何看待台灣異軍突起的第三勢力?它和民進黨之間的關係該作何分析?日前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時代力量的出現和台灣的社會結構與政治氛圍有關,未來它可能會在深綠主張上和民進黨組成戰略聯盟,其走向和作用還需長期觀察。

  台灣目前的選舉制度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根據政治學者分析,這樣的制度不利於小黨生存,會使台灣往兩黨制方向發展。但在這次選舉中,除民進黨和國民黨之外,所謂的第三勢力,無論從得票率還是從獲得席次來看,都有一定的政治空間,李義虎對中評社記者表示,這和台灣的社會結構和政治氣氛有一定關係。

  作為一股政治勢力,關鍵要看它是否有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和氣氛。李義虎指出,反服貿運動以來,台灣的社會氛圍較有利於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政黨在政治方面圖謀發展。時代力量借助自媒體、新媒體快速崛起,在年輕人群體中產生了較大影響。時代力量在“立法院”中有了一定的發言權,或在深綠主張上和民進黨組成戰略聯盟,但時代力量較民進黨而言,在統“獨”光譜上更“獨”,它會採取更為激進地方式表達訴求。李義虎特別指出,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第三勢力一般走中間道路或新中間道路,但台灣的第三勢力中卻有“極端主義”傾向,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李義虎認為,九合一選舉以來,特別是這次選舉後,第三勢力瓜分了國民黨、民進黨的部分政治空間。總的來說,第三勢力的走向和它產生的作用還需要作進一步觀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