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淞山:謝長廷“一個中華”論述的政治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3 15:48:36  


  中評社台北4月3日電/民進黨政治領袖謝長廷,繼去年登陸訪中推銷“憲法各表”做為兩岸謀取政治共識的基礎後,在三月下旬派出維新基金會三位代表謝敏捷、朱政麒、蔡沐霖參家福建平潭舉行的第11屆兩岸關係研討會,會中謝敏捷與朱政麒則在大會個人發言時間積極爭取發言,主張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的冷戰思維零和遊戲,做為兩岸互動協商的基礎,以“憲法各表”原則,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謝長廷的代表與發言果然搶盡了會議的鋒頭,在兩岸平潭會議中成為“亮點”,中國大陸涉台官員與專家學者對“謝系”的政治能量與旺盛企圖心無不敢到讚賞及側目。

  緊接著,謝長廷在出席淡江大學陸研所主辦的“兩岸青年領袖研習營”演講時提出了兩岸兩部“憲法”的對話與兩岸政府關係條例的新主張來處理兩岸問題。謝長廷認為,要面對歷史事實,兩岸問題才能找到答案;兩岸“憲法”其實都是“一個中華”,有歷史的連結、歷史的特殊關係,這必須要承認,兩岸應回歸“憲法”秩序,兩部“憲法”對話,是未來應該要走的一條路。因此,謝長廷表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是事實,我們現在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沒有兩岸政府關係條例,兩岸政府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們不知道,要以後談判來解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

  政治評論員、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今天在美麗島電子報發表文章說,顯然,謝長廷拋出“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的說法是想解決國民黨“一中各表”與中共“一中框架”、“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政治歧見與爭議,讓“一個中華”的可能共識,發展出未來的“主權”可以是在兩部“憲法”之上,架構出一個能夠共生共享的屋頂或框架,那麼兩岸可作為政治對話基礎的“特殊關係”,就不會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消極性特殊關係,而是“現實互不隸屬、‘憲法’特殊關係”的積極性“憲法”各表。

  “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的兩岸特殊政治關係,原本就是事實存在且相互牽連的政治現狀,因為都在“一個中華”的“憲法”框架下去處理、面對“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重疊交集與現實分歧的爭議,民進黨與共產黨同時都要主動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定位問題,除非經過“修憲”或公投程序,否則民進黨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上與對岸的中共共同面對“兩岸特殊政治關係”的定位與安排,而中共當局也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範基礎下,尋求兩岸“憲法”特殊關係的定位與處理,如何透過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來共同解決兩部“憲法”的“對接”,更考驗著中共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與格局。

  文章認為,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純從政治關係來加以解讀,可以簡化為“兩岸同屬一個中華”的政治關係,不用再為“一個中國”問題玩文字遊戲各說各話,也毋須再為“一中各表”、“一中框架”的擱置政治爭議而大費周章,搞得兩岸當局對“先經後政”、“只經不政”隔海互嗆,兩岸政治對話的難題與障礙難以消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更難加以開展。謝長廷提出具務實、前瞻且開創性的“一個中華”政治主張,其實已經可以為兩岸特殊政治關係的對話、協商與談判鋪陳出新的方向與新的思維,但關鍵問題還是在於民進黨內部有沒有辦法接受他的看法成為黨內主流意見?以及中共當局是否願意改變思維、調整政治彈性,積極面對以“一個中華”取代“一個中國”、“一中框架”的政治論述與主張?

  兩岸兩部“憲法”的對話以及兩岸政府關係條例的想法是否可以處理兩岸問題?其實是政治心態與政治認知的問題。當年,陳水扁擔任“立委”首次登陸訪問時便拿出其仿兩徳基礎條約模式的“兩岸基礎條約草案”向中共當局推銷,便是想用“文化上”、“歷史上”一個中國的概念突破中共當局的“一中原則”,為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尋求解決之道的出路,當時,中共並未曾積極表態;如今,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時過境遷,謝長廷提出“一個中華”與“兩岸政府關係條例”的構想,的確能為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發展找到雙方都可能可以接受的政治共識基礎,是比國民黨的“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更能破解兩岸的政治對話難題,也比陳水扁當年的“兩岸基礎條約”想法更具務實操作的可能性,民進黨能否走出“反中”的政治思維與心態,積極面對處理民、共對話與交流的政治障礙,正確處理、看待謝長廷“一個中華”的政治構想?中共當局是否真能理解並充分意識到謝長廷的主張正是解決兩岸政治對話困局的“中庸”之策,順勢打開兩岸政治難題的“機遇”也在於此?否則,兩岸關係的發展又如何能“積極思考”、“全面發展”呢?

  文章最後說,總之,兩岸原本就是“兄弟之邦”,未來兩岸要創造“共同家園”的中國夢,中國大陸必須拋棄“大國”的老大心態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兩岸的政治對話難題才能加以消除;同樣地,對於台灣而言,不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必須正視且面對兩岸融合與交流發展的時勢發展,理性且務實看待兩岸特殊政治關係與兩岸“憲法”都是“一個中華”的政治現實,共同努力尋求解開兩岸政治困境的“台灣共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