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龍應台高雄漁村行腳 老鄰居好興奮(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8 12:17:18  


龍應台上任後首次文化行腳來到故鄉、高雄茄定漁村,地方廟宇放鞭炮歡迎。(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高雄3月18日電(記者 趙家麟)知名作家龍應台就任“行政院文建會主委”後,18日進行第一趟村落文化行腳,前往高雄與台南交界的茄萣漁村,了解偏遠鄉鎮的文化資源情形。首站選擇高雄茄萣,因為這裡是她成長的家鄉之一,高雄市長陳菊上午特別率副市長李永得等官員前來接待,廟宇放鞭炮迎接,龍應台當年的老鄰居也出來相迎,興奮極了。

  龍應台今天上午率領近30名記者從台北搭乘高鐵南下,在台南換搭遊覽巴士,又有20多位駐地記者加入,約50人的記者團浩浩蕩蕩,是官員下鄉少見的盛況。南台灣今天艷陽高照,氣溫達到30多度,龍應台穿著俐落的褲裝、長袖衫,還戴上帽子與太陽眼鏡遮陽,在巴士上就開始對隨行記者開講。一行人抵達茄定時,地方老少熱情相迎,還有抱著奶娃在餵奶的婦人,也出來看龍應台

  她表示,泥土化的文化政策要以村落為單位,盼能滿地開花,茄定是文化偏鄉,但民間文化厚實,是未來文化部落實泥土文化政策的第一步。
 
  1966年,當年14歲的龍應台,從多山的苗栗苑裡搬到濱海的高雄茄萣,今日回到茄萣,已經相隔30多年。龍應台以茄萣做為“試金石”,要檢驗偏鄉的文化發展有多大的改變。

  龍應台今日的村落文化行腳行程,將走訪茄萣聚落、分駐所、金鑾宮廣場、王船廠房、金鑾宮圖書館,與地方友人與文史工作者會面,同時還將安排參訪竹滬區鹽田濕地、興達港漁產市集等,希望了解漁鄉最切身的文化需求。

  選擇成長故鄉茄萣做為村落文化行腳的第一站,龍應台希望藉此點出台灣偏鄉離島在全台文化資源分配的重要性。長期以來,文化資源已大量累積在都會區,偏鄉的“文化權”,應該得到重視。

  龍應台就任“文建會主委”時,提出文化發展“泥土化”、“國際化”、“雲端化”三大願景,這趟茄萣漁村行腳,就在檢視“泥土化”文化政策落實的可能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專題: 南台灣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