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筆下的元朝畫家黃公望。中評社記者攝 |
黃公望年屆50才開始作畫,那時候,他已是個貌似癡愚,蓬頭長鬚,不修邊幅的道士,以“大癡”為號。他雲遊於富春江之間,直到1347年(時79歲),他開始描畫富春江一帶的景色,因常到外地旅遊而中斷,經歷3至4年的功夫仍尚未完成,他的同門師兄弟“無用師”見其作圖甚美,恐有“巧取豪奪”者,於是黃公望便於庚寅年為畫卷題識,時年82歲。
1650年庚寅年,《富春山居圖》落入明末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病危之時,竟命家人以此卷投火相殉,幸得其姪及時搶救,但已燒成一大一小的《無用師卷》和《剩山圖》。
乾隆在位期間,誤把《富春山居圖》仿本《子明卷》當真跡。乾隆甚愛其“真跡”,在卷畫的空處填滿了詩,但真跡卻被乾隆“打入冷宮”。何傳馨笑說,真跡沒有被乾隆污染!
1937年,日軍大舉侵華,國民政府為免國寶受損,把《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的真跡和《子明卷》等文物運到台北,而《剩山圖》最後於1956年落戶浙江博物館。
何傳馨任職台北故宮博物館書畫處處長,飽覽國寶無數,也曾經看過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看完之後,他對黃公望的畫風有了更完整的體會。他表示,《剩山圖》是《富春山居圖》開首的部份,畫風謹慎,接下來的《無用師卷》,畫風變得豪邁奔放,末段更是瀟脫縱逸,顯示畫卷的確在不同時期完成,隨著前後筆墨構圖的變化,可以尋索當時黃公望的作畫歷程。
除了畫卷的構圖外,何傳馨表示,黃公望對石山、樹木的繪畫方法甚有心得,對於畫樹,他極力追求在畫中呈現出樹的立體感,把樹枝伸延的方向都描畫出來,不同的樹有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繪畫方法,這些繪畫手法都是黃公望在觀察大自然而來的。他撰寫的教學《寫山水訣》對後世山水畫的影響深遠,也反映出當時有學生向他拜師學藝。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蘭亭”,成於庚寅、毀於庚寅,而溫家寶也於庚寅年提出合壁聯展的渴望,《富春山居圖》因而變得家傳戶曉。兩岸的博物館隨即就合壁的可能進行商量。何傳馨表示,特展最快可以於明年舉行,他希望透過今次的特展,推廣黃公望的畫作,引起廣大群眾的關心,讓大家一起欣賞這幅曠世傑作。不過,由於內地還沒有就“司法免扣押條款”立法,台灣當局不會容許擁有權存在爭議的文物運抵內地展出,因此,《富春山居圖》短期內無法在內地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