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所謂“碳政治”,又可以稱之為“氣候政治”,就是指各國圍繞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所形成的國際政治,而國際上關於溫室氣體排放又按照二氧化碳來計算,故稱之為“碳政治”。
廣州日報報道,無論哥本哈根會議的結果如何,“碳政治”將會成為未來20年中國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主題。這就需要我們未雨綢繆,積極主動地制定一套國家發展戰略,不僅積極回應國際碳政治,更要在未來的國際談判中,形成一整套話語策略,致力於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和政治秩序。
核心是新技術問題
“碳政治”背後的核心問題乃是新技術問題。從人類歷史看,每一次技術革命不僅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財富,而且對這些財富的善用就可以轉化為政治和軍事優勢,直接引發國際政治格局的改變。在信息時代之後,歐美一直在摸索下一次科學技術所帶動的經濟增長點,基於對傳統能源耗盡的預測,歐美國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新能源技術。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面臨的首要問題就不是如何消極應對西方國家主導的“碳政治”,而應當是“以我為主”,在面對又一次新技術革命浪潮時,作出自己的政治決斷。
中央已經明確把新能源技術定義為“把握世界產業技術革命的新趨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問題是,在眾多的新能源技術中,中國究竟選擇哪些技術作為突破口?這不僅要考慮中國目前的技術基礎,也要考慮中國的經濟結構,更要考慮國際市場,尤其要考慮這種新能源的開發必須能帶動軍工技術、航天技術和製造技術的升級換代,從而將這種新技術運用到更廣泛的領域中。
“碳政治”最終要轉化為一系列法律標準和技術標準,但這些標準需要建立在一套科學話語、技術話語和法律話語上。其中,如何測量和計算每個國家的“碳排放量”,如何在法律上分割碳排放權,就直接影響著“碳政治”的利益分配。為此,就需要提出一套用技術話語包裝起來的關於統計和計算的方法學,從而在國際談判中提出有利於自己的標準。
比如,目前各國碳排放量計算以國家為單位,採取“國家碳排放總量指標”。由此,我國的碳排放量僅次於美國,且很快會成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但是,如果採用“人均碳排放量指標”,那麼我國碳排放量排名會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