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議員倡青年就業計劃延伸至福建
http://www.CRNTT.com   2023-07-19 17:09:26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據大公網報導,立法會代表團昨日(18日)在福建廈門開展第四日行程,考察華僑大學。立法會代表團一行參觀了華大校史館,並與華大港生交流座談。金融界議員陳振英代表梁君彥主席發言時指出,香港各個領域均需大量年輕人才,幫助年輕人發展,是特區政府及立法會重中之重的工作。在閩港生是閩港兩地一家親的橋梁,未來有廣闊發展空間,相信年輕人只要有抱負,有毅力,敢於創新嘗試,定能發揮所長,為香港與福建的未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巨大貢獻。

  有議員建議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延伸至福建,暢通在閩青年人才就業通道。\大公報記者 蔣煌基廈門報導

  華僑大學黨委書記徐西鵬向立法會代表團一行介紹華僑大學時表示,華大創辦於1960年,本部位於福建泉州。作為一所僑校,華大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辦學,是最早招收香港學生的內地高校之一,至今已培養了超過8000名香港學生,目前在校生近3000人。

  冀內地升學資助覆蓋研究生

  上月末,閩港兩地高層在香港會晤,並舉行了閩港合作會議第四次會議,閩港兩地在教育與青年發展等多個領域將展開合作。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表示,感謝華僑大學在港辦事處多年來不斷幫助香港貧困學子到華大學習,用知識改變人生。

  何俊賢指出,香港人才緊缺,透過咨詢瞭解到,香港“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並未覆蓋研究生範疇,希望有議員一同推動該計劃延伸覆蓋。他亦指,已有不少青年通過“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到大灣區工作,建議政府可將該就業計劃延伸至福建,暢通在閩青年人才就業通道。

  選委界議員陳紹雄認為,立法會議員來自香港社會方方面面。針對香港缺人力更缺人才的境況,可將時代需求與學校教育緊密銜接,建立培養供需契合的機制,讓香港青年通過大學培養為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合作貢獻力量。

  選委界議員郭玲麗贊同何俊賢“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延伸覆蓋建議,並指如華大畢業港生返港,學歷需另外認證,費用3000元港幣,對畢業生造成負擔。

  國家教育部與香港教育局於2004年7月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兩地院校在升學銜接上正式互認學士學位及以上之資歷。然而,該備忘錄只適用於高等教育升學銜接,一般而言,無論是海外或內地的所有非本地學歷,現時在職場上均沒有自動認可機制,回港申請政府及教師職位的內地大學畢業生,或須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申請學歷評估。

  暢通資歷學歷互認機制

  有意見認為,香港的大學學額有限,若要鞏固和發展成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可利用與結合內地教育資源,以達到優勢互補。因此,郭玲麗建議,香港應與內地優秀大學構建長期合作關係之外,更應暢通學歷和資歷互認機制,幫助更多青年更好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