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東曉:中美智囊要引導雙邊關係良性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9-15 00:33:33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提供)
 
  陳東曉指出,國內政治是影響中美關係包括台灣問題的第三個重要因素。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和映射。中美兩國各自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差異甚大,包括意識形態、政治體制、決策過程都迥然不同。台灣問題一直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事關中國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事關中華民族復興全局。在新中國與美國的雙邊關係歷史中,中方始終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自中美建交以來一以貫之地要求美國按照“一個中國”原則和三個聯合公報的精神處理台灣問題,堅決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及各種形式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相反,美方自中美建交以來,在對台政策上不斷搖擺後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國內政治干擾,尤其是軍工復合體操縱的利益集團對美國國會的巨大影響,一直在干擾並不斷掏空美國政府承諾的“一個中國”政策。隨著美國國內政治極化、社會分化及黨派對立日益嚴重,美國國內政治制度的困境也不斷外溢至外交領域,導致美國的外交政策出爾反爾,進退失據,出現了嚴重的外交“信譽赤字”。

  陳東曉稱,美國國內政治衰敗也加劇了美方一些政客在中美關係,特別是台灣問題上不負責任、任意而為的言行,嚴重動搖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所以高度警惕並積極防範因美國政治制度衰敗而直接威脅中國核心利益,顛覆性地破壞中美關係,進而對全球和平穩定造成系統性的危害,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

  在會議總結時,陳東曉表示,中方學者主要表達了四個重要觀點。第一個觀點是,中方學者都認識到,中美關係以及台灣問題的信號釋放和相互解讀是一個復雜且不對稱的過程。其中,美國內政特別是政治極化、黨爭對立、以及社交媒體作用等因素放大效應,導致美國對華政策信號,尤其是台灣問題的信號更加混亂,甚至前後矛盾。這既是當前中美關係處於不穩定、不確定階段的一個重要表現,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中美關係當中的不穩定,對此我們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二個觀點是,大家都認為中美兩國祗有在雙方核心利益上信守重要承諾,才能穩固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儘管關於中美是否已經處於第四次台海危機,中方專家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強調華盛頓方面不斷掏空“一個中國”政策的原則,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穩定的政治基礎,進一步削弱了中美間已然非常薄弱的戰略互信基礎。一方面。中方學者表示祗有美方遵循契約精神,汲取中美交往歷史中正反兩方面些經驗教訓,才有望重建中美必要的政治互信。另一方面,中方學者也高度關注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2022年台灣政策法”,認為這一法案如果通過不僅會會進一步加劇台海局勢緊張,還將導致中美關係陷入更大的危機和動蕩。與此同時,中方學者也對當前國內政治體制和政治生態背景下,美國政府是否有能力和意願汲取歷史教訓,防止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被進一步侵蝕、破壞表示了懷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