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會專訪:黃平談香港一國兩制實踐25年
http://www.CRNTT.com   2022-03-11 00:17:12


 
  關於香港“人心回歸”的問題,黃平表示,第一,這個問題非一日之寒,到了非著手解決不可的地步,雖然也急不來,“欲速則不達”,因為香港曾經被英國殖民統治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也沒真正地開展去殖民化的工作,積攢下不少深層次問題,回歸後幾次大的衝擊無非是其集中表現。第二,香港的政治文化生態長期認同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這映射到教育、輿論和文化等諸多方面,背後是價值和認同問題,絕不是香港一回歸戀殖、崇洋這樣多年積累下來的沉澱就能自然地消失那麼簡單,而是需要要一點一點、認認真真地做去殖民化的工作,而且要長期細致耕耘,絕非朝夕之功所能奏效。第三,不只是青年一代,香老年人並不是就都不存在國家認同的問題,有的人經歷多、有比較,也有的知道要擁護“一國兩制”,要維護中央和國家的權威,但是在文化和心理層面,有的人哪怕是無意識地,仍以英美或歐美文化為坐標為尺度,這樣呢,上一代人影響下一代人,精英影響民眾,所以,也不能只看到青年人的國家認同為什麼這麼弱,不能就事論事,而是要追本溯源,看清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而且,這裡除了對重症有時候得用重藥外,也需要溫補和調養跟進。第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題中應有地包括文化的復興,文化自信中也有對自己漫長而悠久的歷史的認知和認同,對此,既要有戰略定力也要有戰略耐心,還要看到香港地方文化的特色,該保留的保留,該弘揚的弘揚,該創新的創新,它也應是中國主體文化大脈絡中的一支一脈,而且,中華文化的復興,還包括中外文明的互學互補互鑒,最後走向美美與共,其中香港的文化特色一定不僅被保留,也會在文化認同與文明互鑒中得到發揚光大。 

  談到今年準備提交的提案重點內容,黃平表示,他有幾個初步的想法,還在思考中,一個是大灣區合作怎麼落地見效,二是香港怎麼參與到講好中國故事中來,其中在也包括在港如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三是既做好防疫抗疫,也怎樣逐步恢復正常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和交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