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全球戰略合作研究院為本次論壇主辦方之一(韓方供圖) |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東奎表示,隨著中美戰略競爭的加劇,韓國對華政策的決定因素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有:美國主導的對華同盟的擴大、朝中關係的加強、朝美關係的惡化等。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後韓國國內的反華情緒擴散和2022年韓國新政府的上台,也有可能成為對華影響的國內因素。他強調,薩德事件引發的韓國反華情緒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達到了頂峰,在新冠疫情期間,韓中之間的相互不信任和誤解不斷加深,人文交流中斷,網絡空間的文化矛盾不斷加劇。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年輕一代的反華情緒比其他幾代人更為嚴重。中國把韓中關係放在中美戰略競爭的框架內,因此,2022年雖然是中韓邦交正常化30周年,但仍有可能出現各種衝突,從這個意義上說,韓中兩國應該集中精力處理中美戰略競爭引發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而不是在短期內改善兩國關係。韓國和中國應該通過各種溝通渠道擴大溝通,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
韓國西江大學政治外交系研究教授李韓耳就AUKUS同盟對韓國的影響進行了其發言,他認為,AUKUS通過在亞太地區結成同盟,更大程度地展示了美國對抗中國的意願,儘管這讓美國的盟友和夥伴感到失望,並引發了對核不擴散的擔憂。在韓國因2016年7月部署“薩德”而遭受中國制裁後,美國的意願可能會再次在韓國身上發揮作用。因此,韓國迫切需要確立其在朝鮮半島的戰略願景,以此來判斷是否接受(或如何調整)美國對韓國的邀請,為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服務。然而,戰略願景必須是“關係”和“包容”的。這意味著,無論多麼嚴重的糾纏爭端是韓國的戰略願景,都需要鼓勵韓國努力了解對方,尋找對話的機會。韓國必須對美國和中國保持關係和包容,所以要冷靜,不站在任何一個國家一邊。因此,韓國有必要繼續培育中國市場和合作經濟關係。
主旨發言環節結束後,多位中韓專家在自由討論環節互相提問,交流熱絡。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翻譯學院口譯專業教授孫志鳳為本場論壇做了全程交傳翻譯。
本次論壇的更多精彩內容將陸續在中評網和中評月刊上刊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