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糧食十八連豐的智慧密碼
http://www.CRNTT.com   2021-12-20 18:00:58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第十八個豐收年!臨近年底,國家統計局發布豐收喜報:今年全年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至此,我國糧食生產已連續7年保持總量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事關國運民生。12月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糧食安全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來,大數據、5G等技術快速發展,為糧食產量和生產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科技支撐。《“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建立和推廣應用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提高農業發展數字化水平,推動農業生產加工和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十四五”期間,我國農業技術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1人管理上百畝地一點不成問題” 5G技術讓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這幾天,河南省鶴壁市的高質量智慧農田內,冬小麥出苗整齊、長勢喜人。一片葱蘢之中,一座座金屬小房子若隱若現,這是麥田的守護者——孢子捕捉器。孢子是檢測小麥病害的一個重要指標:捕捉器會對空氣中的孢子數量進行分析,一旦超過標準,就會自動預警。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是個費時費力的活,稍有疏忽,就會造成病蟲害擴散,影響小麥產量與品質。最近,鶴壁的小麥種植有了病蟲害防治高手——動植物遠程診療服務平台,孢子捕捉器就是其中一部分。

  鶴壁市農信通集團副總裁張書倫告訴記者,在他們的農業園區內,診療系統不僅能捕捉到看不見的“孢子”,還能精准識別出葉片上的病害和蟲害,診療的準確率可達86%。“我們基於5G技術應用,建立了農業大數據農作物及畜禽診斷知識數據庫,構建起智能診斷數字化網絡平台。農田內的農情采集裝置可以實時拍攝農作物的生長圖片,精細化程度很高。這些圖片通過5G網絡傳輸到診療平台,平台將其與病蟲害智庫裡的病蟲圖片進行比對,給出結論。環境傳感器實時采集土壤含水量等參數,如果某項參數異常,系統則會對這種環境下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進行預警。技術人員再也不需要每天往田裡跑,挨個看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