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工商時報:兩岸應大興“以人為本”的生意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9 16:02:09  


  中評社台北6月19日電/日前在福建“海峽論壇”大會上,大陸宣布了一連串的開放措施,其中大部分是惠及基層商民的項目,如啟動陸客來台自由行、開放台灣民眾前往大陸設立個體工商戶、減半收取大陸入境簽註費用、促使大陸採購台灣農產品業務常態化等等。這些措施充分顯示,兩岸交流已深化到“民眾生活對接”的層面。但雙方民眾能否感受到實惠,端看兩岸之間是否能形成一套“以人為本”的生意經。 

  台灣工商時報社論指出,過去的兩岸生意經是“以政策為本”。因為兩岸執政當局長期以來高度講政治,所以雙方交流業務的經營者常受政策制肘。當兩岸政治關係不好的時候,陸客不易進來台灣,即使進來了,其行動仍處處受限。台商在大陸的處境也一樣,如特定項目之審批常被附加政治考量,其中台資金融業爭取之登陸設點營業,即因政治因素而被耽擱了很多年。 

  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一波“貼近民眾”的開放措施,兩岸交流能夠轉為“以民眾需求為主導”,而不再是取決於政策的放鬆或緊縮。這就是“以人為本”,而其中的第一個要件,是把兩岸雙方的民眾當成“普通人”來看待,不必戴著有色眼鏡來互相檢視,也不需要給對方特殊的對待。凡是“一般人”合理、正常的需求,都儘量予以滿足即可。如此則兩岸民眾交流即能免除人為虛飾擺弄的成分,走上“自然發展”之路。 

  從陸客自由行的開放來看,兩岸當局算是掌握到“民眾需求”的主題,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因為大陸民眾有來台進行“個性化”旅遊的願望,而台灣市面商家也迫切需要陸客來拉抬買氣,雙方實為互相需要。然而,將來正式實行後,相關業務能否做得讓兩邊民眾皆大歡喜,還需要政府當局與商家進一步實踐“以人為本”的理念。 

  大陸當局方面,將來對來台自由行陸客之放行,應強調“開明”原則,即讓最大多數的民眾都享有隨時赴台自由行的權利,不要施加太多的資格限制規定。其次則應大幅簡化赴台手續之辦理,讓有意願的民眾,在自家附近就可以辦好證件及出行交通食宿之預訂。 

  台灣當局方面,因是“接待方”,要做的功課比較多。無非是應把握住“安適”、“公道”兩大行事目標。前者是讓自由行的陸客,在台享有安全舒適的旅遊條件。後者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使陸客和台灣商家之間的交易公平合理,儘量避免爭執或爭議,讓雙方互相留下好口碑。 

  台灣商家方面,應在相關法令的指引下,嚴整自己的接待或販賣機制。有安全疑慮的設施應趕緊汰換,有衛生問題的食品應儘早下架。無論如何,商家們要趁這次的機會,大力提升自己的營業水準,以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商場文化。其實,經營優質化是“放長線釣大魚”的事情,其不只將來會招徠更多的陸客,還會吸引全球各國的旅客,最終使台灣的“品牌形象”發光發熱。 

  反向來看,台灣民眾赴大陸經商旅遊者,在當地的身分角色也要逐步“普通人化”。如這次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設立個體工商戶之後,大陸各地會陸續冒出台灣民眾所開設的小商號,和當地人的商店一起做生意。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社會最好不要再去區分“台灣人的店”與“當地人的店”,而以“一視同仁”的態度去對待,使台灣業主能以平常心做生意。官方也應給台灣店“國民待遇”。後者能享什麼權利,或該盡什麼義務,都應向當地人開的店看齊。這是保障台灣店在大陸長期穩健經營的最好辦法。否則,台灣店如一直掛著特殊的印記,那就難免會受到兩岸關係變動的干擾,終非常態的生意之道。 

  總的來看,未來兩岸如能共同發揚“以人為本”的精神,那麼雙方民眾的交流往來,將擁有一個相對安心、安穩、安全的環境。兩岸關係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達致這個境界。兩岸交流現在既已走上“民眾路線”,雙方的官府和社會各界都應該聚焦到“人”這個要素之上。一旦兩岸交流領域中人心相通,且人的處境安適,兩岸關係也就穩定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