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岸和平穩定需要“九二共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11 12:45:05  


  中評社台北6月11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據報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昨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指出“亞太區域的和平必須有穩定的兩岸關係,維持兩岸和平與穩定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責任”。蔡主席“說”的好,但光會說不夠,如何做才是關鍵。

  社評說,眾所皆知,兩岸關係在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民進黨執政期間,陷入戰爭、緊張的危險邊緣,不但沒有維持和平穩定的關係,就連許多攸關有關台灣民眾福祉、企業經營效率之事,如兩岸直航等,也因兩岸未恢復協商而無法解決。

  蔡主席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在2000年5月20日至2004年5月19日擔任“陸委會主委”,接下來也在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擔任“行政院副院長”,蔡主席當時負責陳水扁的兩岸政策制定,對於陳水扁的兩岸政策有關鍵的影響力。

  然而陳水扁於2002年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2003年提出“公投制憲”、2004年提出“正名”、2005年提出“中華民國”的四階段論”、並且於2006年“終止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的運作”、2006年底再提出“台灣獨立”等主張。

  社評說,兩岸關係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呈現緊張態勢,台海局勢非常不穩定,不但美國接連發出口頭警告,連台灣賴以生存的經濟發展,在2001至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平均經濟成長率僅4.2%,居亞洲四小龍及亞洲開發中國家之末。

  在蔡主席擔任政府要職期間,陳水扁一再推出消滅“中華民國”的政策,不但傷害台美互信,也被中國大陸認為是在推動“台獨”分裂活動,而使兩岸關係呈現空前的緊張狀態。當年蔡主席是民進黨主政時兩岸關係陷入戰爭危險邊緣的關鍵人士,現在說“維持兩岸和平與穩定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責任”,這其中實在充滿矛盾。

  社評說,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之所以能恢復海基、海協兩岸的制度性協商,至今舉行過6次會談,簽署15項協議與陸資來台一項共識,為台海開創和平穩定的關係,就是因為有“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信的基礎。

  然而,截至目前為止,蔡主席仍然不承認有“九二共識”,甚至有民進黨人士認為“九二共識”是“賣台”,在沒有與大陸協商的基礎下,蔡主席如何能維繫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 

  “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在於她的“作用”,兩岸因為“九二共識”的存在而能“擱置爭議”,務實展開協商,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並為兩岸擘畫未來合作前景。

  當前世界已經走向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與知識經濟的大時代,兩岸應該握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大趨勢,建立兩岸長期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加強雙方合作,為人民謀福。而要維持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必須擱置爭議,避免因政治爭議擴大而造成衝突,甚至引爆戰爭,而“九二共識”是目前擱置兩岸爭議的最有效方法,讓兩岸能就有共識、彼此互利雙贏的部分進行合作,對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重要根基,有了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再加上台灣的資金、技術及國際行銷經驗等軟實力(Soft Power),配合大陸的勞工、土地及自然資源等硬實力(Hard Power),台灣必能吸引全球企業來台投資,將台灣建設成為外商的亞太營運總部及台商的全球營運總部。

  社評說,“九二共識”是兩岸互信以及恢復協商的根基,也是兩岸建立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前提,更是兩岸能否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關鍵因素,既然蔡主席認為“維持兩岸和平與穩定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責任”,希望蔡主席能承認“九二共識”,讓“九二共識”持續為兩岸擱置爭議,務實協商,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開創兩岸光明的合作前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