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媒:用兩三顆蚵仔的蚵仔煎迎陸客自由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1 13:08:09  


台灣夜市的風華,是陸客觀光的好題材。(資料圖片)
  中評社台北5月21日電/台北士林夜市名氣大,遭名人批評為迎合陸客,小吃同質性高,食材變差,一時引起熱議。這種情形倘若形成趨勢,陸客固然不會再來第二次,連台灣客也會厭棄此等自毀前程的夜市。

  聯合報社論指出,即將開放的陸客自由行,應有可能促使全台眾多的夜市自治會自覺;畢竟團進團出的陸客是遊覽車“押來”的,但自由行的背包客不會喜歡只有兩三顆蚵仔的蚵仔煎。

  去大陸城市逛過夜市後,就很能理解台灣夜市的魅力在哪裡。廣州是大陸第三大都會,市區夜市長長一條街,長到兩端入口都停了幾輛接駁交通車載客入市。可是走進夜市,燈光昏暗,看不清楚包餅的餡料是什麼?外來客走近油煎豆腐攤,想到媒體上剛報導過城管又破了一個煉製地溝油的窩點,不免心裡打鼓:這能吃嗎?

  台灣知名的夜市必定燈光明亮,攤攤都是透明廚房,一項項食材清晰地放在櫃櫥裡,攤位旁看不到兩盆水清洗餐具的鏡頭;水果攤在燈光助威下,色澤亮麗誘人。百貨攤位同樣明亮,包包、成衣拿到手可以看分明,不會給人藉著昏暗賣瑕疵品的顧慮。

  三十年前,台灣很多城市都有流動攤販於黃昏後聚市交易,常被詬病會影響市容、妨礙交通、製造環境髒亂、傳播病菌、破壞公共衛生,致遭到警方取締。三十年演進,如今,攤商經營條件改善,外觀與內質都上得了檯面,夜市成了觀光資源,歐美訪客感受到台灣夜生活的熱鬧多元;陸客來台後,發現夜市頗有中產階級的生活樂趣。這般的風采應當維持,不容淪落。

  士林夜市挨批後,市場自治會立即召集攤商開會自我檢討,攤商也自稱蚵仔煎不能只擺兩三顆蚵仔,這種反應值得鼓勵。當下陸客採團進團出,經旅行社引導,出名的觀光夜市沒有費力宣傳辦活動,就成為消費焦點;未來陸客可以自由行後,局面必將改觀,陸客會像香港客人一樣,人手一書,自行按圖索驥。觀光夜市必須端出名實相副的內容,才可能吸引背包客上門。環島北中南東不同城市、不同風味的市集攤商,都可能因單一人氣產品而蔚成風潮,觀光夜市未必拚得過特色夜市。

  台灣婚紗業者的經驗值得夜市借鏡。二十年前,婚紗業者集體西進大陸,業界共同議決以省市為單位,劃分經營區域,每個區域內只有一家台灣業者展店,連服務項目都有共識,避免惡性競爭降低了品質或砸了台灣婚紗業的招牌。這樣的自覺與自律,締造了不俗的經營業績。此外,近年來大陸本土婚紗業者崛起,大陸中產階級消費力驚人,年輕夫妻出外景赴香港、澳洲拍婚紗照者屢見不鮮,消費單價已高於台灣市場。台灣婚紗業者也早動腦筋,結合旅行社邀大陸新婚族赴台拍照,可惜當時沒有自由行,受限於團進團出,日剛西斜,領隊就電催脫隊拍照的情侶歸隊,致兩岸連鎖的婚紗業者未一展強項。

  台灣婚紗業西進大陸,和兩岸連鎖經營的經驗,值得島內眾多的夜市攤商和自治會參考。大陸市場鍾情台灣美食,到處想建美食一條街拉台灣攤商入夥,台灣美食在大陸已有魚目混珠、濫竽充數之勢;此時兩岸商定開放陸客赴台自由行,無疑是值得掌握的契機。

  辦法不難,在保證貨真價實的台灣美食質量前提下,可由縣市政府發展兩岸城市交流,帶領家鄉著名夜市的攤商赴陸辦展行銷,既宣傳了自家夜市特色,爭取自由行陸客跨海到實地參觀消費;也能協助台灣攤商熟悉大陸市場,進而尋覓合作夥伴,複製台灣市集經驗,在大陸內需市場開創新天地。

  台灣夜市的風華,是陸客觀光的好題材。這次士林夜市出現的問題,也是所有觀光景點的共同問題。現在,由旅行團“包養”的封閉性市場出現退化及惡化現象,或許可因陸客自由行以開放性市場的自由競爭而獲改善。任何想作觀光客生意的行業都不能有“反正只做一次生意”的墮落思維,畢竟顧客共同的口碑才是永續經營的憑藉;而台灣商場的品質,不論在夜市或賣場,更是大家應當共同維護的榮譽。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