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馬英九揮軍南台灣直搗綠票倉巧取首投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0 10:28:05  


  中評社香港5月20日電/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今日是馬英九就職三周年,按慣例必然要發表演說;而今日也是馬英九距離任期結束只有一年,正是爭取連任的關鍵時刻,這就使到他的就職週年演說被賦予競選宣言的功能。因而他的就職三週年紀念演說,也就針對自己爭取連任的薄弱環節,走出了“總統府”,跨過了濁水溪,直搗民進黨的大票倉之一--台南市,向對他就職以來所創造的政績“無感”甚至是對他的施政“反感”的南台灣民眾宣示政績,並端出有利於中南部經濟復甦發展、中南部民眾福祉的“牛肉”,還要巧奪其對手的殺手——“首投族”,將其舉行中外記者會的場地及與青年學生的互動環節,都安排在有著一百一十二年歷史的台南大學,與“首投族”青年學生互動活絡,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令人們不禁慨嘆:馬英九終於“活”起來了,又成了深受年輕人熱烈追捧的“小馬哥”。

  台南,正如馬英九在演說中所指的,是人文薈萃、風景優美的文化古城。既有赤崁樓、安平古堡、億載金城、延平郡王祠等文化古蹟,也有作為開台的起源地,明清時期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及各式各樣的風味小吃等濃郁的人文資產。實際上,台南當年是鄭成功的開台據點,是台灣人文歷史最悠久的地方,也是中國文化凝聚最深厚的地方,從“全台首學”台南孔廟一直肩負著傳遞儒家文化的重任,到撰寫《台灣通史》的連橫先生的出身地和府邸就在台南,因而台南也是與中國大陸地緣、血緣、、俗緣、文緣最為水乳交融的地方。這裡的一樓一屋、民風民俗,都與對岸的漳泉地區密不可分,是台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有力證明。

  但與此同時,在今日的政治環境中,台南卻是主張“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民進黨的大票倉之一,也是陳水扁的“祖居聖地”所在地。就在彰揚“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的孔夫子的文廟前,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卻以“非禮”的動作,推倒了來自大陸的出席文學研討會的張銘清,台南的人文歷史價值觀被顛倒。因此馬英九到台南演講,也含有“撥亂反正”的意思。

  馬英九昨日在台南大學舉行的中外記者會的演講題目,是《主權、人權、環境權》。這三大“權”,除“主權”因涉及台灣定位而充滿高度敏感性之外,其實都是全台灣人民的共有基本權利。但由於歷史原因,卻被民進黨掠之為己有,並作為挑戰國民黨的“犀利武器”。其中的“主權”自不待言,民進黨就是以“台獨建國”作為其“黨綱”的主要內容,並以此來攻擊國民黨的“國家定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近日還籍著世界衛生組織的“密函”大做文章。“人權”尤其是其中的“民主政治權利”,則是民進黨起家的重要旗幟,也是要推翻國民黨政權的主要“武器”。“環境權”亦是民進黨“黨綱”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也包括了核能政策,民進黨為了彰揚“環境權”而不惜阻礙經濟發展。馬英九倘能妥善解決好這三大矛盾,就能洗掉民進黨潑向他身上的“不粘鍋”、“沒魄力”等墨汁,還其好領導人的本來面目。因此,馬英九昨日以此“三權”為演講題目,顯然就是要與他跨過濁水溪深入“虎穴”發表政見相配合,與民進黨搶奪話語權,還此普世價值於全體台灣人民,不讓民進黨所“獨占”,並進一步澄清其原意,洗滌民進黨給國民黨及自己身上塗抹上去的玷污物。

  因此,馬英九針對民進黨的“親中賣台”汙衊之詞,在重申《“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主權意識”的同時,大談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秉持“對等、尊嚴、互惠”的原則,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使台灣海峽從過去的軍事熱點,逐步變成和平的大道的基本原理和所取得的成績。他如數家珍般列舉了過去三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並指出兩岸關係的改善不僅創造了和平紅利,也有助於台灣擴展國際空間。這些,都是聲聲句句叫嚷“主權”的民進黨所難以作得到的。

  在馬英九就職三周年前夕,民進黨痛批馬政府對南台灣的政見跳票,沒有照顧好弱勢群體。馬英九特意在其演講中,一方面總結了三年來南台灣的變化,包括“政府”積極推動高鐵在雲林設站、在嘉義興建故宮南院、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建設布袋港;在屏東推動大鵬灣風景區開發等一系列交通與觀光建設;也投入五百多億經費治理曾文、南化與烏山頭水庫以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劃等。另一方面則端出牛肉,包括批准高達七千四百四十七億元的南部地區建設經費,要將高雄打造成為國際海空雙港門戶,以及製造業、物流業與工業的重鎮;積極與台南市政府合作,發揮文化古都的優勢,大力發展臺南的文化觀光產業等。還宣佈將從今年暑假開始,台南機場將列為兩岸直航的機場,先從包機做起,客源穩定後,再改為班機,未來的航點將與對岸進一步洽商,讓更多大陸觀光客直接從大陸飛到台南,享受台南美食、觀賞台南美景,同時也欣賞台南人美德。這些,在陳水扁當政八年間,是毫無進展的。南台灣人老是抱怨“中央政府”“重北輕南”,其實陳水扁時期更為嚴重,目前的窘境正是陳水扁遺留下來的。

  民進黨諷刺馬英九在台南舉行就職紀念記者會,是在為其爭取連任“總統”違勢。馬英九當然是有此主觀意願。但最重要的是,他佔有天時之便,因為就在前一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表二零一一年世界競爭力調查,台灣名列全球第六、亞洲第三,繼去年進步到第十五名後,再進步到第六名,也是台灣參與評鑑十七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馬英九就職才三年,就取得如此佳績,而陳水扁時期卻是不進反退。這是最有說服力的事實。

  遺憾的是,馬英九沒有順風扯帆,進一步說明這是在兩岸恢復談判,並簽署了十五項協議尤其是“ECFA”之後才能取得的。只是在傍晚接見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時指出,大師去年的評論對後來簽署“ECFA”,有很大的幫助,現在對於兩岸貿易,以及對台灣跟日、美、歐、東協貿易也都有幫助,大前的預測都實現,要謝謝他的幫助及寶貴建議。如果是在與大前研一會面後才去台南開記者會,並以此為話題,可能就更有說服力。

  而且,馬英九昨日的演講,還有其他的一些不足之處,就是未能解決台灣人民普遍的“無感復甦”問題。如何能將兩岸關係發展的成果轉化為台灣人民的實際福祉,馬政府還需要做大量工作。一方面,設法改變通貨膨脹抵銷經濟成長的情況;另一方面,設法讓海峽兩會所簽署的各項利台協議,都能減少中間環境,直接進入台灣人民的腰包。這樣做,對當今擁有行政資源優勢的馬政府來說,只要能充分發揮李國鼎、孫運璿那樣的用心態度,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而這也正是爭取作為勝選關鍵的“經濟選民”的力量源泉所在。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