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相向而行再造輝煌
--對“如何共同促進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的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6 11:49:22  


兩岸文化建設也需合力
  中評社╱題:相向而行再造輝煌--對“如何共同促進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的思考,作者:楊立憲(北京),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祕書長

  後ECFA時期,人們不約而同地將兩岸關係下一個發展重點指向了文教交流與合作。顯然,無論從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順序上看,還是從最終解決兩岸爭議的角度看,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議題都應該提到兩岸交往的議事日程上了。

  兩岸發展各有長短可以互補互鑒

  就各有所長而言,1949年後大陸雖在探索如何更好更快發展的道路上走過彎路,但經過總結經驗教訓,逐步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文化平衡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改革開放30年更創下了GDP年均增長接近2位數、人民生活狀況極大改善、國際地位極大提升、綜合國力極大增強的“中國奇跡”,被世界譽為“中國發展模式”,不僅刮目相看,甚至競相模仿。台灣作為中國人在現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也創造了舉世稱羨的“台灣模式”,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迄今仍在全球經濟競爭力中名列前茅,社會綜合發展水準高於中國大陸。這些均說明兩岸都在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成績,各有所長。

  就各有所短而言,大陸目前的民主法治建設不夠成熟完備,民眾整體文化素質不夠高,以人均為指標的經濟社會發展水準還很低,而台灣則由於過度強調民主本土,加之一些政治人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導致族群關係敏感、政治認同錯亂、政黨對立嚴重、兩岸關係動盪不安、施政效率不高、經濟民生長期原地踏步、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等。

  就狹義的文化建設而言,大陸“政府帶頭領航,不管是藝文展演場地的硬體建設、傑出藝文團隊的產生,以及各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設置,都能在最短時間有令人相當驚豔的成果,產生許多亮眼的代表作,大陸各級政府的政策規劃、執行力及行政效率,都非常值得參考”,(注1)而台灣在濃厚移民社會的背景下,發展出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相對開放的社會氛圍為創作打造出極大的自由度,形成了融“海洋文化、多元文化、創新文化、志工文化、愛心文化”(注2)於一體的獨具特色。“兩岸的不同發展模式,讓雙方都有可以向對方借鏡之處。”(注3)

  凡此均表明,兩岸在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過程中,都有需要相互學習、相互激勵、相互借鏡、取長補短之處,完全可以相輔相成。

  台灣文化本質上仍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毋庸置疑,兩岸各自的文化形態從總體上看仍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的特色,例如:都以漢族為主體,語言文字、飲食服飾、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觀念等大致相同。不同點在於,由於地理環境、近代經歷和發展程度有所不同,大陸具有較多的陸地文化和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色彩,台灣則具有較多的海島文化、外來文化和後工業文明的色彩。

  海島文化是由台灣地處海洋當中、地域狹小、沒有廣大腹地的地理特點所決定。外來文化是由台灣在近代史上曾遭受荷蘭、西班牙和日本統治,特別是日本在台50年的殖民統治和皇民化教育,給台灣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乃至各種建築建設打上了外來文化的烙印,以及國共內戰、國際冷戰時期,台灣在各方面受美國影響甚巨,例如在意識形態上鼓吹自由民主人權和個性解放,在政治上效法美式的政黨議會政治、三權分立和普選制,在經濟上實行以市場競爭為導向的自由經濟,在社會治理上向美國看齊,在生活方式上與西方亦步亦趨等。後工業文明色彩(例如創新文化、志工文化、大眾消費文化發達)代表台灣社會的發展程度較之中國大陸要走在前面。

  然不同點並非兩岸文化的本質區別。因為中華文化本來就具有多元的特質,是靠吸納揚棄在中華大地上生活的數十個少數民族創造的文化而逐步演進形成的;大陸幅員廣大,既有陸地文化也有海洋文化;大陸近代史上同樣經歷了半殖民地的苦難,沿海地區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衝擊尤其巨大;發展程度不同在大陸東西部地區同樣存在。決定一種文化形態本質特徵的是民族和人,而不是其他--這是台灣文化屬於中華文化範疇的主要依據。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台灣自1945年光復後的大部分時間裡,在政治上居統治地位的是從大陸去的中國國民黨,教育上占主導地位的仍是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民間仍然保持著濃厚的漢民族習俗,上世紀60年代末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一度將中華文化的整理保護與宣傳教育發揮到極致。這些不僅使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而且也使之內涵得到豐富和發揚光大。(注4)

  兩岸觀念文化差異阻礙和平發展的深入

  誠如兩岸許多重要人物所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注5)“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驕傲和精神支柱”和“兩岸交流的基礎”,(注6)也是“兩岸真正的最大公約數”,(注7)“中華民族能曆五千年而不墜,端賴優秀文化的維繫。”(注8)

  但毋庸諱言,經過60多年的政治對立、分治及近百年的關係疏離,兩岸分別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在社會制度、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產生了極大的歧異,深深影響了兩岸民眾的政治認同和民族情感。除外,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期間,台灣大力推行本土化暨去中國化的教育,造成“台獨”思潮氾濫,一些民眾甚至對自已是否為中國人、台灣文化是否屬於中華文化都產生了很大的質疑,使兩岸在政治對立、意識形態分歧外,又增加了統獨對立和身份認同、文化認同的對立。

  如果說解決兩岸經濟社會發展落差和政治遺留問題,或可通過持續不懈的和平發展、經濟合作、政治權力重新分配等來達成,那麼,在觀念、意識形態和身份認同上的對立恐怕就沒那麼容易解決了,在消除心理和情感的隔閡方面也不是短期內可達成的。因為一種觀念、心理的形成,需要經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反復確認的過程,形成既不易,改變也難,特別對成年人、中老年人來說是如此。這些反過來又會對兩岸的政治互信帶來陰影,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帶來阻力,特別是增加現階段進行政治談判、簽署和平協定的難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兩岸交流最艱難的障礙也在於文化”(注9)。

  兩岸文化交流與文化建設應相向而行

  在解決兩岸政治軍事難題的時機一時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如何在文化交流上取得新的突破,或如何通過文化交流來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業已取得的成果,拓展其深度與廣度,使之成為良性迴圈、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國共兩黨暨兩岸當局的領導人均已做出了許多重要而有益的宣示,指明了發展方向,並採取了許多具體的措施和行動,取得了許多重要且實質性的進展,凡從事兩岸關係研究的學者對此有目共睹,不需贅述。筆者在此僅想提出“相向而行”的概念,作為對拓展文化交流議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的一點思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