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關係“三十而立”新定位顯示新特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8 09:15:44  


11月17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正式會談。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首次中國之行將於今天落下帷幕。中美雙方回顧了兩國的歷史,同時也對未來定位進行了展望。“三十而立”的中美關係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 

  戰略內涵更加豐富 

  解放日報報道,在奧巴馬訪華前,媒體就在熱議中美關係的戰略定位問題。美國高官在不同場合先後發表講話,呼籲美中兩國相互提供“戰略保障”。雖然,這次奧巴馬並沒有具體闡述美方“戰略保障”的含義,但是“戰略互信”卻被提升到一個重要高度。 

  胡錦濤主席關於推進中美關係的五點主張中,第一點就是“持之以恒增進中美戰略互信”。而在《中美聯合聲明》中,建立和深化雙邊戰略互信放在了全文的第二部分。“之所以將戰略互信提到如此高度,是因為中美意識到如果沒有戰略互信,要進一步深化雙方關係就比較困難。”復旦大學美研中心潘銳教授說。 

  中國與美國在相互依存的時代,雙方利益相互交錯、彼此滲透。在這種情況下,缺乏互信不僅有損合作,而且還可能因為誤讀而導致災難性的結果。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哲認為,“戰略互信”主要體現在外長年度互訪機制化、保持和加強兩軍交往以及進行人權對話等三方面。“過去兩軍交流經常會因售武、監聽等風波而中斷,這次聲明卻就軍方高層互訪以及提高兩軍交往級別和頻率取得共識,說明中美軍事互信在增強,也表達了雙方要將安全領域的合作趨勢延續下去的意願,而在人權領域達成的共識將與軍事互信一起構成兩道防火牆,保證中美關係平穩發展。” 

  新定位顯示新特點 

  事實上,中美元首不僅提出建立戰略互信,而且給出了具體的落實點,那就是:採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與之前“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相比,這次的新定位體現了雙方務實的精神,即雙方在享有共同利益的同時,也要共同應對挑戰。“由於雙方如今共同面臨著應對金融危機、氣候變化、能源合作等更多具體問題,因此這次中美對雙方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定位,這是對之前確立的‘二十一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的充實與豐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嵎生說。 

  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作為首位在首個任期第一年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這次訪華不僅表現了其本人對美中關係重要性的理解,而且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美交往“能級”的變化。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奧巴馬訪問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