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譚志強:兩岸簽ECFA 澳門急需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6 01:00:34  


譚志強認為,兩岸簽ECFA,澳門急需應對,否則對澳門的經濟會造成大影響。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記者 蘇麗閑、羅德儀)兩岸時事評論員、“兩岸與澳台關係學會”常務理事譚志強在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澳台關係比港台關係好,如果兩岸簽ECFA,澳門急需應對,否則對澳門的經濟會造成大影響。

  談及澳台關係,譚志強認為相比港台,“一定是澳台關係的好”,這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設有港英政治顧問處理對台關係,回歸前又有憲制事務司協助處理,相反澳門卻沒有。澳門回歸前過去一直是由澳門總督自理,並由總督以下5個政務司、20個決策局直接處理有關澳台事宜,澳台事務是直接溝通的,也少了層層關口。

  譚志強點出,最重要的是,澳門早於1987年已經開放台灣落地簽證,澳門也因此成為台灣很多政客度假的地方,澳台交往甚是頻繁。

  他坦言:“香港公務員體制裡,真正熟悉港台事務的人士幾乎等於零”。反觀毗連的澳門,其公務員系統從來沒有排擠台灣或大陸的大學畢業生,“澳門公務員一半以上是台灣畢業歸來的”,他們當中有些又曾到大陸讀碩士或博士,比較了解台灣與大陸事務。他透露,台灣駐澳機構人員處理澳台事務時甚是低調,通常選擇在辦公室以外處理事務以避免尷尬,但好處是“低調做事,效率更高”。

  “無論是語言上、文化背景上、人脈關係上,澳台也比港台關係要好,只不過能做的事卻有限。澳門經濟體系小,兩岸之間能利用到澳門的地方其實很少。”但譚志強又補充說,澳門的“小”也是其優點,因為要做的事相對比較少,所以可以更集中資源和力量去做,“可以做得比較好、比較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