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論:開放陸資有助兩岸正常化 勿敵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1 00:28:51  


鄧振中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開放陸資來台。(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記者 維豐分析報道)台灣“經濟部次長”鄧振中昨天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開放陸資來台,第一階段開放192項,其中製造業開放64項,服務業開放117項,公共建設開放11項。對於大陸企業希望來台投資的中草藥、面板、半導體和營造業等,都不在第一階段開放清單當中;需要專業證照的律師和會計師等暫緩開放;公共工程的承攬部分也暫不開放。鄭振中指出,開放陸資可以彰顯台灣經濟的高度自由開放,讓國際投資人對於台灣市場具有更大信心,有利於外商以台灣作為全球運籌的基地。未來“經濟部”將持續評估陸資來台投資後,對台灣整體經濟、產業以及社會的影響,針對相關規範進行必要的調整。

  陸資終於得到開放入台,這是兩岸關係的大事,儘管仍然有所限制,但畢竟是重大的突破。兩岸關係要從不正常轉入正常,陸資能否入台是一個至為重要的指標。如果兩岸資金不能雙向流動,兩岸經貿關係何來正常?連經貿關係都不能正常,其它關係就更加不可以正常了。

  陸資入台一定會給台灣經濟帶來正面的作用,對台灣抗拒國際金融風暴、提升國際競爭力有巨大的好處。我們深信,假以時日,台灣民眾一定會看到過去不曾看到過的陸資的正面作用。

  民進黨人士認為,陸資來台缺乏整體經濟戰略,並非有利於台灣的經濟競爭力,也無法帶動台灣產業優勢,創造就業,若陸資只在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勢必加速台灣經濟的泡沫與M型化,何況台灣內部還沒共識,陸資就要來台,實有過度依賴陸資。

  我們認為,這樣指責陸資未免過於從意識形態出發,而非從經濟發展的需求出發。陸資要投入的和願意投入的豈是僅限於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大陸曾明確表示,如有需求,台灣的十二項建設都願意投入。2008年4月蕭萬長在博鰲論壇大力促銷馬蕭“愛台十二建設”,與蕭萬長共同主持會議的大陸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當場表示,有關經費高達四萬億新台幣的愛台十二項建設,其中大陸可以投資2500億元人民幣(一萬億台幣)去承包部分項目,部分大陸企業對有優勢的項目會感興趣,未來應該會有很多兩岸間合作投資的機會。

  愛台十二項建設是什麼?八年內要投資三兆九千九百億元,每年創造12萬人的就業人口,其中交通相關建設就占了三分之一。在愛台十二項建設中與交通相關的包括全島便捷網、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以及桃園航空城。打算斥資一兆四千五百餘億的全島便捷網,以鐵公路建設為主,包括北中南都會區捷運網、北中南都市鐵路立體化與捷運化、東部鐵路電氣化與雙軌化,及台鐵新竹內灣支線、台南沙侖支線、東線客車購買等,以及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系統整合。

  這樣的建設那裡缺乏整體經濟戰略?豈能無助台灣的經濟競爭力?豈能無法帶動台灣產業優勢?豈能無法創造就業?
 
  在台灣的十二項基礎建設中投入一萬億台幣,這樣的陸資會加速台灣經濟的泡沫化?如此不合常理的推斷,違反了經濟規律,簡直是笑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