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日民間示威 逼兩國政府走上談判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1 11:09:08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0日社論說,中日之間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一次的騷動,不是由政府層次引發,而是民眾之間的隔空交火。在日本右翼發動對中國大使館的示威遊行,並出現了向中領館扔發煙筒,送裝有子彈的威嚇信等極端行為之後,中國各地也出現了相應的大規模群眾示威遊行,遊行期間也出現了砸日本超市的失序行動。雖然兩國上街遊行的人數不多,但背後卻有極大的社會支持率。

  因此,在民意的壓力下,中日雙方政府只能放緩“恢復正常秩序”的努力,再次高調發言,在領土問題上,尤其是釣魚島歸屬問題上“絲毫不讓步”,並對Google的地圖稱謂提出抗議。這表明,中日之間的糾紛,已經超出了政府掌控的範圍,向民間擴散,“中日世代友好”,正在向“中日立刻攤牌”的轉變。 

  社論說,或許有人會說,日本的示威,又是一小撮“右翼”分子所為,而中國的激烈反應,也少不了“憤青”的興風作浪,日本的右翼和中國的憤青,真是一對狹隘民族主義或者民粹主義的“寶貝”。其實不然,在圍繞中國船長詹其雄被抓被放的這場大風波之後,中日民間對彼此的觀感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本來在街上令人心煩的日本右翼高音頻宣傳車,成為了日本民眾厭華的情緒宣洩口,日本右翼的反華愛國意識形態,也迅速在日本普通民眾當中滲透,成為一種共鳴;同樣,本來抵制日貨,破壞日資企業,在中國被視為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但是,日本右翼要包圍中國使領館的消息在中國不脛而走,激發起民眾的怒火,失序的行為被視為是“英雄行為”,反日的風潮,在民眾中風起雲湧,非政府一兩句呼籲克制可以解決的。 

  顯然,這波“群眾運動”的複雜性,遠遠超過中日兩國政府圍繞著延押和釋放中國船長的角力,因為這是不可控的,也是一把可以傷及對方,也可能引火燒身的兩刃劍。 

  對於目前的形勢,日本政府依然兩手處理,一方面外長前原誠司扮演強硬角色,強調領土問題寸土不讓,中日領袖正式峰會也可以延緩進行;一方面首相菅直人則密會親華派前首相福田康夫,討教破冰訣竅。對於中國政府而言,反日民意民氣可用,但大規模示威遊行的默認無法持續,因為一旦秩序失控,引發的社會騷亂代價難以估計,但是,對於立刻就釣魚島領土歸屬問題拿出可行性方案,北京也做不到。 

  其實,釣魚島領土紛爭,從戰後到70年代,從70年代到今天,已經糾葛了60多年,要再拖到百年後解決恐怕不行了。雙方必須走向談判桌,坐下來談,談過百年沒有結論可以,但不可以不談。不然,這個問題將不斷促使日本右翼從一小撮走向全民化,也將使中國憤青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走向全民化。如此一來,戰後幾代人苦心經營的中日友好,將化為烏有,中日會邁入有形戰爭之前的“無形戰爭”。這對東亞地區不利,對中日兩國的利益也不利。 

  社論說,那麼,中日之間,誰該主動?毫無疑問,中國應該主動,北京不能再作“鴕鳥”,讓所謂的釣魚島問題留待子孫後代去處理,而是要在宣稱領土主權的同時,配合實際的行動。一是說服台灣共同保釣,二是說服美國重新審視二戰勝利之前的大國協定;三是把日本政府逼上談判桌。政府不談,民間必亂,要談就要早談。這就是中日兩國群眾示威遊行給兩國政治人物的啟示。 


    相關專題: 保衛釣魚島 官民同仇敵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