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史亞平在星演說:ECFA能助台商更好佈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6 22:57:52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台灣的駐新加坡代表史亞平今晚指出,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協會、日本、韓國逐漸形成自由貿易區,台灣與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必要性,能協助台商更好的佈局。

  台灣中央社報道,史亞平是在新加坡最大僑團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每月餐敘上演說,講述政府推動ECFA的內涵和所帶來的影響與必要性,讓旅星華僑更了解台政府推動ECFA的思維。

  她強調,現今區域整合盛行,大陸和東協(ASEAN,大陸譯東盟)、日、韓逐漸形成1個自由貿易區之際,台灣與大陸簽署ECFA有其必要性,能協助台商做更好的佈局。

  史亞平表示,大陸現在對由台灣進口的產品課稅9%,而台灣對大陸產品則課稅4%,一旦雙邊簽署ECFA,台商製造的產品可降低或免除9%的關稅,將能和日、韓產品競爭。

  她說,簽署ECFA後,由於關稅降為零,對大陸出口的產品具有競爭力,除可吸引外商來台投資外,政府也希望海外的台商能返台投資,重新考慮把台灣變成企業的營運總部。

  史亞平認為,在場許多台商當年到新加坡和東南亞打拼,是因為當年政府對台商赴大陸投資有許多的限制。一旦兩岸簽署ECFA,對大陸投資的限制都降低或取消,台商應該重新考慮回台投資,讓高科技和精密產業都能根留台灣。

  她指出,根據估算,台灣與大陸簽署ECFA後,台灣的“國民所得”可以增加1.72%,出口約可增加5%,整體就業人數可以增加約26萬人,也有助於台灣和其他貿易夥伴洽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絕對是利大於弊。

  史亞平表示,一件事情不可能沒有負面,台灣仍有一些內需型、競爭力較弱、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的傳統產業,如毛巾及陶瓷等,一旦兩岸簽署ECFA,大陸產品價格較低,賣到台灣又零關稅,自然會讓這些傳統產業受到很大的威脅。

  但她強調,政府已經擬定因應措施,在未來10年內編列新台幣950億元,對這些產業進行輔導升級、體質調整,進行損害救濟,甚至擴大企業融資等。

  今晚出席餐敘的台商有百餘人,一些台商了解到ECFA的內容後表示,支持政府推動ECFA的簽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