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亞中(左起)、林濁水、曹興誠在台下也是媒體的焦點。(中時圖片) |
中評社台北2月4日電/台灣旺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多年以來,統一議題在台灣不僅沒有市場,還經常成為政治人物的禁忌。歷年來各種民調結果,支持統一的比例均逐年下降,即可充分證明。馬英九就職之後,迄今無意恢復國統會運作,僅把統一視為未來選項之一,足見台灣歷經李、扁執政反向教育與兩岸對立衝撞,民眾已對統一產生畏懼和不確定感。
社評說,旺旺中時集團最近策畫“一定要和平”系列辯論會,各方熱烈辯論統一的利弊與程序,過程平和,已在台灣社會形成正面迴響,這是以往絕無僅有的好現象,也是台灣邁向成熟公民社會所必需;換言之,台灣內部“統”的聲音太微弱而與“獨”的聲浪過於囂張,基本上不利於多元社會強調均衡的社會思維。面對國際政經環境的劇烈變遷,台灣民眾遲早需要理性思考兩岸的未來,此其時也。
“兩岸統合學會”張亞中教授等菁英研擬《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時所確立兩岸同屬“整個中國”的概念,是以相互保證不分裂整個中國、兩岸平等地位、互不使用武力、成立共同體、國際組織共同出現、互設常設代表處等宣示,試圖築成“七個夢想”(文化統合、經濟統合、貨幣統合、身分認同、安全認同、國際參與、和平架構),大抵是為兩岸統一建構“認同基礎”。
曹興誠先生長時期推動的《和平共處法》,雖係把兩岸統一寄託於北京提案,並交付台灣民眾公投,本質上並不排除將統一視為終極目標。至於民進黨,於今雖仍未放棄台獨主張,內部則已出現調整大陸政策的呼聲,如果依照其《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內涵,兩岸終極統一又未嘗不可能成真。
社評說,整體看來,兩岸統一議題不再是台灣民主社會的禁忌,關鍵僅在於統一的條件與成熟時機。無論是兩岸同屬“整個中國”的概念或《和平共處法》的主張,主動權皆掌握在中共政權手裡,尤其後者的統一公投,就兩岸的政治現況來看,曹興誠先生的“跳躍式”思維,既恐不容於北京,也未必能解決台灣統獨對立的困境。種種跡象證明,北京此時應該停止觀望,而應適時提出具體的統一方案與路徑,最起碼亦需經由兩岸二軌的討論與溝通,才足以讓台灣支持統一的聲音慢慢浮現。
社評認為,中國大陸對兩岸統一問題,長期以來只見統戰而無具體方案。從1981年10月的“葉九條”、1982年1月鄧小平的“一國兩制”、1995年1月的“江八點”至2008年12月的“胡六點”,大抵都在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努力實現和平統一”、“歡迎台灣領導人以適當身分前訪”或“展開對等談判”、“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並簽訂和平協議”等宣示性主張,缺乏實質上的吸引力。“一國兩制”在台灣不受歡迎,港澳模式對台灣的負面效應大於正面期待;大陸的經濟發展雖然蓬勃,威權政治體制則難以被台灣民眾接受;“和平發展”對北京而言只是過渡策略,而非最終方案。
社評說,北京既然未設定兩岸統一的時間表,意味著和平統一目標下的兩岸和平發展並無急迫的時間壓力,它究竟會持續多久,需要的已非台灣單方面的主觀意願,北京此時若能認真思考提出具體的和平統一方案,包括統一的實質內涵、兩岸邁向統一的步驟、加強台灣民眾認同“一個中國”的做法等,都有助於兩岸有識之士共同討論,尋求其間最大公約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