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分析:印度在太空競賽中領先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18 00:46:26


 
  因此,有評論認為,“曼加里安”號的發射過程所以如此匆匆忙忙,是為了要搶在計劃12月初升空的中國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前發射,和中國別一別苗頭。英國《衛報》即稱,印度的目的不只是收集火星上可能顯示有無生命跡象的信息,也不單純是展示技術,而是要暗暗與地區對手中國進行星際競賽。

  但就在印度人為“曼加里安”號成功發射歡呼雀躍的時候,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專家在內的許多西方分析人士卻“不識時務”地潑來冷水:除了歐洲的“火星快車”,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就取得成功;如果印度低成本的“節儉創新”能夠成功,“那真是不可思議”。而11月11日,“曼加里安”號因出現動力故障未能如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該探測器5日發射升空以來遭遇的首個挫折,似乎證實了“潑冷水”者所言不虛,印度人高興得似乎太早。不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稱,火星探測器目前運行“正常”。

  據了解,火星被稱為“探測器的墳場”,此前世界上僅有美俄歐成功探測過火星,世界各國已累計發射40多顆火星探測器,但一半多都以失敗告終。“曼加里安”號究竟最終命運如何,有專家形象地比喻,“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的難度相當於從東京打高爾夫球,準確地打進位於巴黎的一個球洞”,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