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劉世芳:謝增闢民共交流渠道 樂觀其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2 15:00:00  


劉世芳表示,謝長廷多開闢了一條民共交流的渠道。(中評社 周敏煌攝)
  中評社高雄7月2日電(記者 周敏煌)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以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與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在香港合辦兩岸論壇,引起台灣政壇矚目。高雄市副市長、民進黨新潮流系大將劉世芳2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謝長廷與大陸多建立一個民共交流渠道,這樣也不錯,樂觀其成,但還不至於構築成一民共平台。

  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立委”的劉世芳,2日中午在市政會議後表示,謝長廷舉辦論壇不能代表黨的立場,他是以維新基金會的私人名義,帶領民進黨很多重要的民意代表就很多議題,和共產黨產生一些對話,包括服貿等。它是一次性的性質而已,沒有定時定期,所以不是民共平台。謝是前任黨主席,雖然代表黨內一部分人的意見,但不能代表全部民進黨,雙方在論壇中也各自說各自的話,例如“憲法各表”對方就不認同。

  她指出,謝長廷出發前,曾向蘇貞昌報備過,提及之前民共沒有充分溝通交流,謝也沒有代表黨,所以他要去交流,黨當然樂觀其成,多一個交流的渠道,並沒有不好。香港研討會中五花八門的意見都有,主權問題是最大歧異點也沒談,所以雙方還需擱置爭議,繼續對話。要講旅遊或交換意見,持的立場、講的話、做的事都一樣即可,形式上不需要那麼拘泥。

  劉世芳表示,民進黨長久的主張是台灣的聲音不會只有國民黨一種聲音,民進黨和國民黨對主權、服務產業等都有相當分歧的看法,所以交流和溝通不要淪為片面的溝通。要把真正代表台灣的聲音傳出去,或者讓國台辦都能聽到、理解,台灣不是只有國共平台而已。平台不能只限國共,民眾也充分了解到政黨之間的交往,不是政府與政府,國家與國家,社團的交流常常在發生。

  劉世芳說,會中有提供很多數據,例如據傳ECFA的討論就很不錯,但簽署之後對台灣民眾來講,幾乎一如“雞肋”,高雄市政府兩岸小組曾訪查1、2千家業者,對高雄鋼鐵、製造業、農產品等做過統計,這一、二年來收益沒那麼多,根本沒有利多到國民黨講的很大,也許是落在別的縣市,但光以高雄市來看,根本沒那麼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