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淞山: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機遇與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3 16:49:08  


  中評社台北12月23日電/前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本月22日在美麗島電子報發表文章說,最近,看到兩則新鮮又諷刺的民進黨訊息,頗有感想,覺得應該拋出個人的一點點心得與念想,跟好朋友分享。

  一是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首創的“綠色商店”聯盟的成立,串聯150多家新北市商家為民進黨黨員提供專屬優惠,共創互助互利的雙贏模式。羅致政表示,綠色商店的原意是肥水不落外人田,使黨員能互助互利,尤其目前是馬政府施政無能、經濟衰敗,導致物價飛漲,店家生意難做,民眾薪資縮水、無力消費,面對這種令人火大的政府,綠色商店所代表的是民進黨黨員不只同甘,還能共苦,展現患難見真情、相挺相鬥陣的精神。他並認為,這一方面是為黨員開設的店家打廣告,另一方面是提供消費的黨員優惠,透過這種媒合方式將彼此的政治認同轉化成生活互惠,活化黨証的功用,提升黨員的福利。

  羅致政主委綠色商店聯盟的作法,其實不止是黨員互利雙贏的“政治結合經濟”創舉,既大幅度拉近黨部與黨員的距離,強化黨員同心合作的向心力,同時,最重要的政治價值是在向基層民眾作最好的政治行銷與宣傳,民進黨願意與民眾站在一起共體時艱、渡過經濟難關,以對抗不知民間疾苦、不管百姓死活的國民黨政府。以此對照民進黨近期所發動的一系列“火大列車”群眾運動,以及1月13日將走上街頭的“火大”大遊行,抗議馬政府的諸多暴政,羅致政主委拼政治也要拼經濟的“柔性抗爭”積極作為,不僅能夠讓黨員有認同、人民有感動,同時也展現從中央到地方“交叉串聯”的人民力量,以帶動社會的認同與共鳴,發揮抗衡馬政府無能主政、經濟衰敗的關鍵作用力。這是一舉多得的嶄新政治思維,倘若能夠持續擴大聯盟規模與互動的模式,則既可開創出“在地經濟”的新活水與新能量,也能直接拉近民進黨與基層民眾的互動距離以強化政治認同感。

  文章認為,長期以來,民進黨雖然擁有愛鄉、愛土與勤政的價值觀念,在政、經、社會議題展現關懷弱勢、注重社會公平正義的政治能力,但也由於疏於耕耘基層,與民眾的距離愈拉愈遠,大家對民進黨總有“過度重視政治但忽視民生、經濟”的政治印象,這也就是為什麼馬英九四年多來做的那麼爛卻還能夠繼續執政的原因所在,因為普遍大眾大都認為民進黨執政,經濟情況會更不好,所以,不得已還是把票投給國民黨。因此,民進黨倘若只能用“火大”的群眾運動督促國民黨政府的無能主政,卻無法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民生經濟大改造計劃”,讓人民未來的生活出路找到希望、找到寄託,縱使馬政府做得真的很差,民進黨還是很難透過選舉取得再度執政的機會。

  所以,民進黨雖然找對方向用“國是會議”的建言讓馬政府灰頭土臉的治國作為更形失措,但卻因為訴求的內容僅能呼籲馬英九共同解決財政、經濟與退休金制度遇到的難題,卻提不出一套可以讓人民感動嚮往的“國計民生治國藍圖”具體版本來爭取認同,當然“火大遊行”辦的再火紅、熱烈,也難喚醒人民的共鳴與認同,台灣人民還是把這類活動看成“政爭”或“黨爭”,難有風起雲湧的政治聲勢迫使馬政府接下“國是會議”的改革重擔。這是因為台灣多數人民還是認為以目前民進黨的政治能力,縱使執政,也還是擔不起帶動台灣經濟“止跌回升”、“向上起飛”的重責大任。

  表面看起來,羅致政主委“綠色商店”聯盟的倡議只是小範圍、小格局的黨員互利互惠措施,談不上是“治國大計”,但其所釀含的政治能量與創意則是意義影響深遠。倘若民進黨能在台灣各地開創“活化產業”、“活化經濟”的指標性產業,並由其執政縣市起帶頭作用,發揮整合、宣傳與行銷的輔助效能,讓人民的生活與經濟真正“有感”,則民進黨何愁不能重拾人民的信賴而重返執政嗎?羅致政主委在缺乏執政資源配合的艱困環境下,既然能起帶頭作用照顧“在地經濟”,那麼民進黨中央與其執政縣市又有何不能“起而行”加緊腳步跟上呢?“罵馬英九無能”已經無濟於事了,火大遊行也只能宣洩人民憤怒的情緒但卻解決不了台灣經濟的真正問題,民進黨是該“想想”如何幫人民走出生活的困境了!

  另外一件事是民進黨新北市“立委”高志鵬關心台商、台生、陸配的基本權益參加台商協會的邀宴餐會,與台商協會代表接觸、溝通,竟發生民進黨黨內高層打電話關切的事情,這究竟是民進黨中央沒有自信而害怕高志鵬“立委”會被台商協會“統戰”?或者僅只於對外界傳言高志鵬“立委”“主動宴請”台商協會代表事宜表達“政治立場”而已,個人雖無法知悉詳情,但由此事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則是,民進黨目前對有關兩岸人民往來交流的“基本人權”保障問題內部還存有步調不一致的政治爭議,因此,對於各地台商準備出擊,參加將在“立法院”有關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審議公聽會,表達開放、鬆綁的訴求,其間曾邀請民進黨“立委”高志鵬參加餐會以表達其意見,讓民進黨能更重視台商的民意與需求,這原本就是好事一樁,民進黨中央更應該藉此溝通管道把這些台商代表請到民進黨中央舉行座談,讓未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修法更加周延且具人性化,以保障更多台商、台生的基本權益,並讓兩岸關係發展更加地順暢,但如今這通黨內高層的“關切電話”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從高志鵬“立委”的說法及內容觀察得知,似乎是要“制止”高志鵬“立委”的“個人友好”行動,倘若事實真相果真如個人所猜測,則這又是一個“錯誤示範”的政治操作,是“逢中必反”意識形態作祟的荒謬思維結果,等同於又把這些台商排拒在民進黨的大門之外,這又是多麼令人難過的大陸政策“處置失當”的反操作結果,民進黨又如何能讓台灣人民信賴其兩岸事務的處理能力呢?

  顯然,從陸生納保事件在民進黨內產生的爭議,民進黨並沒有記取教訓重新出發,革除“逢中必反”的意識型態包袱,如今,對於台商邀宴高志鵬“立委”研商、溝通台商權益問題,又用“關切電話”進行可能的政治施壓,這是民進黨“反共”、“仇中”敵對心態所致的政治偏差結果,倘若不儘速加以革除並整合黨內一致的共識,未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修正恐怕還會有更多反人性、反人權、反文明的荒腔走板政治激情演出,屆時,民進黨要挽救人民對其兩岸事務處理能力的信心恐怕就為時已晚,重返執政的機會也就完全更加渺茫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