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姚嘉文投下震撼彈 蘇整合黨內兩岸政策考驗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1 16:07:15  


  中評社台北10月11日電/台灣自由時報今天特稿說,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究竟何時成立?或是該不該成立?主委人選是誰?儼然為綠營內部新的角力場,黨內大老層級姚嘉文第一個表態,反對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已投下震撼彈。黨主席蘇貞昌要如何整合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將是個非常複雜的難題。

  特稿分析指出,面對各方壓力湧現,蘇貞昌或許應冷靜思考,在未來的適當時機,邀集黨內各方勢力好好坐下來談,就中國政策、路線等爭議詳加溝通,避免給外界黨內派系大戰、內鬥爭議又起的印象,而蘇貞昌也宜徹底思考,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真能整合黨的中國政策,還是成為黨內新爭論的開始?

  特稿續道,歷史的經驗顯示,民進黨在一九九八年許信良擔任黨主席時的中國政策大辯論,只勉強達成“強本西進”共識,當時將許信良的“大膽西進”與新潮流系的“強本漸進”兩條路線互相妥協,但強本西進只是表象的整合,多年以來,黨內不僅就中國戰略看法南轅北轍,連實踐策略也相當分歧。

  以如何處理國共聯手匡定九二共識為例,蔡英文在參選“總統”期間,面對大企業老闆為九二共識背書,挺馬英九連任,選擇以提倡大聯合政府等迂迴方式應對,敗選後黨內因此出現民進黨沒有正面迎戰九二共識的質疑。其實,光是該不該正面迎戰,黨內就有仁智之見,遑論要不要提出九二共識的替代方案,因為,這又是大哉問!

  謝長廷這次訪中,黨內主流意見雖然正面看待,但對謝所提以“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贊成的意見並不多,原因在於具大中國意識的“中華民國憲法”,仍讓絕大多數綠營人士難以認同,包括姚嘉文及本土社團幹部在內,對謝長廷的中國立場存有高度疑慮也不難理解。

  大力提倡兩岸“憲法”各表的謝長廷,未來若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他的主張要如何說服委員會成員,將是他面臨的首要挑戰。而若明知說服不了,相關政策難以整合,真正掌權的蘇貞昌,值得冒這個風險嗎?這個棘手問題,考驗蘇貞昌的智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