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議題 民進黨中生代發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6 17:19:52  


  中評社台北8月26日電/民進黨幾名中生代先後赴中國參訪,在與對岸交流議題上,掌握發聲權,未來是否有進一步的動作,頗受矚目。

  中央社報道,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總統”大選後提出要了解中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上任後恢復中國事務部,未來也將推動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中國議題在黨內儼然形成一股熱潮。

  尤其,除了坐而言外,綠營幾位中生代登陸的具體行動,更是格外受到矚目。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羅致政擔任民進黨發言人時,就率先到中國參加學術研討會,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蕭美琴、林佳龍,也利用“立法院”休會時,到中國參加研討會與演講。

  這幾位民進黨中生代相繼登陸和對岸交流,反映出他們的背景。羅致政、林佳龍、以及原本有意到中國訪問的民進黨籍“立委”邱志偉,都是政治學者出身,羅致政研究國際關係、邱志偉念博士時攻讀兩岸,林佳龍學生時期就擔任台大大陸社社長,也長期分析民主化與兩岸關係。

  林佳龍等人在還沒擔任公職前,曾多次前往中國大陸學術交流,對於對岸並不陌生,擔任黨公職後的交流,對他們而言,也可以算是“繼續了解中國”。

  羅致政說,許多民進黨中生代在幕僚或學者時期,都有研究兩岸關係,本來就對這個議題不陌生,這是中生代、青壯派的優勢。

  林佳龍說,民進黨中生代對中國的了解,一點都不亞於藍營的學者與官員,如果中國也能開放心態,將是個很好的機會。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相信,兩岸關係的發展上,民進黨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邱志偉說,兩岸交流應該持平常心看待,把中國視為有影響力的國家,不可能沒有互動,透過對話才能化解歧見。

  中國的崛起,不僅影響台灣,更是全球性的議題,民進黨不得不面對。黨內一批中生代有論述、且願具體行動,未來能否形成民進黨調整兩岸路線的發動機,相當令人矚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