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淞山:蘇貞昌參選主席的政治罩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9 16:39:22  


  中評社台北4月9日電/美麗島電子報專欄作家陳淞山今天在該報撰文說,民進黨主席選舉登記正式展開,蘇煥智、吳榮義率先起跑,外界預料最有政治實力的蘇貞昌也將宣布參選,而許信良與謝長廷應該在最後時刻推出一位與蘇貞昌相抗衡的人選,使得這場牽動民進黨未來走向的黨主席選舉更具看頭,當然也更充滿合縱連橫、此消彼長的情勢變化。

  文章說,由於蘇貞昌是外界公認最具實力的參選者,其他候選人的攻擊點都側重在他的身上,使得蘇貞昌尚未宣布參選就飽受各界有意無意的批評,從特赦陳水扁議題到是不是主張台獨的“台派”問題都箭頭指向蘇貞昌,就連與黨內同志幾少惡言的陳唐山“立委”,在出席台教會活動時,也砲火猛烈的衝著蘇貞昌,暗指黨主席選舉,有“老派”的人,過去已經得到很多機會,選過“總統”、“副總統”,但再怎麼選都還是選不上,應該要放棄,不要再出來。雖然,蘇貞昌縱然是最有實力當選黨主席的最佳男主角,但卻早已宛如“全黨公敵”般的飽受外界批評與質疑。

  其實,此次民進黨主席選舉雖然側重黨的組織改造與政策轉型,但最難迴避的議題焦點則是“陳水扁問題”與“兩岸政策的走向與發展”,而以這兩大議題的牽扯與政治衍生效應來看,蘇貞昌正處於相對劣勢的角色而難加以突圍,甚至是稍有不慎處理便極
可能“引火自焚”而難以收拾,危及黨主席當選的絕對優勢地位。

  因此,蘇貞昌日前接見挺扁本土社團的陳昭姿與張葉森人士時,也首度鬆口表態,支持陳水扁的“保外就醫”,對陳水扁的審程程序不正義的問題也多有意見,一改以前扁案剛判決確定時的“尊重司法判決結果”的論調。雖然蘇貞昌並未像許信良、謝長廷、蘇煥智與吳榮義等可能的黨主席候選人一樣主張特赦陳水扁,也與黨中央同步主張“保外就醫”,但在心態與認知上也改變從前與扁“切割”的冷漠態度,甚至繼許信良之後,也到台北監獄探視陳水扁。顯然,蘇貞昌為了黨主席的參選,正調整自己被外界所認知解讀的政治心胸與格局,試圖改變外界對他的政治印象與觀感,往“蘇貞昌超越蘇貞昌”的政治方向努力向前衝刺!

  當然,蘇貞昌不願參選黨主席變成“卡蘇”、“反蘇”的政治圍剿大會,也不願意在當選黨主席之後面對“分裂的民進黨”政治殘局,所以,蘇貞昌必須“反求諸己”,改變以前大家對他的印象窠臼,才有大開大闔的新政治格局來領導民進黨走向轉型、邁向執政之路。

  兩岸問題是民進黨“軟肋”與“痛點”,民進黨必須正視、面對兩岸議題的政治弱項,去看待與中國大陸的政治互動、交流與對話關係,提出可以展開“民共對話”的政治策略與方針,才能夠讓人民可以信賴民進黨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對此,長期耕耘兩岸議題的許信良與謝長廷,是務實派的代表性人物,倘若他們能夠參加黨主席的選舉,就能夠在選舉過程中引領風潮帶動熱烈討論兩岸議題的氛圍,當然也自然能夠對蘇貞昌產生更大的刺激與鞭策,以帶動民進黨在中國大陸事務與政策的可能發展與轉型。

  反觀立場偏獨的吳榮義、蔡同榮與蘇煥智,是民進黨黨內“反共”聲浪的代表性人物,倘若僅由他們與蘇貞昌競爭黨主席職位,則以蘇貞昌被外界認定對兩岸政策較少著墨的印象以及國家聯盟召集人姚嘉文所指責蘇貞昌不是“台派”的論調,則蘇貞昌為了當選黨主席則勢必往台獨基本教義派靠攏,便很難讓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罩門有所解套。屆時,民進黨又朝向敵視或仇視中國大陸的立場轉移,使得蔡英文前黨主席四年多來帶動民進黨往中間路線轉型的政治努力付之一炬,則民進黨雖然能固守45%的選舉基本盤但卻難以跨越過半數選票的執政門檻,2016大選更難有翻盤並再度執政的機會,恐怕民進黨更難擺脫“永遠在野”的格局與宿命!

  總之,蘇貞昌倘若能正確面對陳水扁的政治特赦,讓陳水扁的問題成為“歷史”,讓“扁案”走進歷史塵埃,蘇貞昌就有機會團結民進黨而對馬英九展開“政治和解”的特赦陳水扁訴求,在黨政高層朝野會談中取得突破性的發展,這是蘇貞昌當選黨主席後首要的任務與課題。當然,如果是謝長廷或許信良當選黨主席,除了寄望他們持續主張特赦陳水扁的努力外,我們更期待他們能勇敢承擔帶動民進黨大陸政策轉型的契機,讓民進黨能走出台灣面對中國大陸,展開政治對話與交流,讓台灣能更有尊嚴且更有安全保障的立足於兩岸關係與國際社會。

  “反蘇”或“卡蘇”不該是民進黨內的政治議題,蘇貞昌必須自己真正超越自己才能面對爭議,蘇貞昌唯有放下個人政治恩怨,為黨犧牲、奉獻,帶動民進黨正確面對“扁案”與兩岸政策轉型,才能完成他的歷史定位與評價,“反蘇”、“卡蘇”議題才會消失,民進黨才有希望團結一致帶動台灣的發展與進步!當蘇貞昌不再是蘇貞昌,或許民進黨才有真正浴火重生的機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