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6日電/蔡英文贏得民進黨“總統”初選後,大家最關注的問題,莫過於未來她若再贏得“總統”大選,是否真的能夠“延續前朝政策”。
台灣戰略學會祕書長王崑義今天在旺報撰文指出,以現在兩岸之間已經簽署了16項協議,並在去年6月29日簽署ECFA,且於去年12月成立兩岸經合會,也在今年2月22日首次在中壢召開第一次例會。這麼多的兩岸協議都是源自兩岸共同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而來,蔡英文若無法在這個基礎上承續下去,那麼兩岸所建構的這些交往模式,恐怕會毀於一旦。
空洞論述立足想像
儘管民進黨一直把“九二共識”當成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最多只有“九二精神”,但大陸方面對此並沒有任何的鬆動,所以民進黨即使提出再多的口號,也無法撼動大陸領導階層的心,讓他們對“九二共識”可以做其他的解釋。何況蔡英文所提出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8字箴言,也沒有具體的表述內涵,就更難以取代“九二共識”這個兩岸交往的基礎。
如果兩岸之間沒有“九二共識”持續作為兩岸交往的政治互信基礎,未來大陸是否會跟“重返執政”的民進黨交往與對話,顯然是不可能的事。而如果台灣失去大陸這個可以創造“和平紅利”的板塊,那麼蔡英文在民進黨“總統”初選第4次電視政見會中,所提到的日本、美國和東協的3大板塊,是否能夠再支撐台灣的經濟發展,恐怕是想像。
事實上,在陳水扁執政時代,他就曾提出要以日本、美國和東協做為民主的價值鏈,但陳水扁執政8年,既無法跟這3大板塊形成“民主同盟”,最後還因為搞“入聯公投”,被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什修理一頓,這些過程蔡英文當時還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想必應該記憶猶新。
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富國俱樂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已經難以再持續主導全球的經濟發展,而且歐盟國家也動輒發生債務危機,必須依靠國際貨幣基金(IMF)或者是整個歐盟來協助。美國對自己的經濟發展,也必須依靠20國集團(G20)來共同維護全球的經濟繁榮。
反倒是大陸方面,今年以大陸、巴西、印度、俄羅斯為基礎的“金磚四國”,再擴員到南非所組成的“金磚五國”(BRICS),成了崛起的5個新興國家,這個新興集團已經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
特別是,這次5個金磚國家擴員後的首次領袖會議,在大陸海南島三亞舉行,他們就重大國際政治和經濟問題進行磋商,核心議題是加強對國際金融貨幣體系改革問題的協作方式,以為2011年底在法國舉行的G20高峰會預做準備;同時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氣候變化、永續發展,以及利比亞局勢等當前國際安全等焦點問題多有涉及。
雖然這“金磚五國”分布在不同的區域,但5國的人口規模、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分別占全球的40%、16%和15%。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間,5國間的貿易,以每年28%的速度成長,規模擴大了15倍。據IMF估計,未來5國在2014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度將高達61%,勢必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擺脫窠臼始能對話
在這些全球經貿板塊的轉換之下,蔡英文雖然提出要結合全球政經體制與大陸進行“多邊結構”的對話,但如果兩岸的雙邊關係都無法延續下去,以大陸目前已經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各國怎麼可能願意違背大陸的意志,而跟台灣進行多邊對話呢?
所以,國家領導者必須能實事求是,蔡英文若有幸成為未來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從她參與李登輝時期的“兩國論”開始,一直到陳水扁的8年任期結束,均參贊機要,應該清楚大陸所堅持的是什麼?如果蔡英文不能擺脫李登輝、陳水扁的窠臼,不僅無法跟大陸取得對話,恐怕連馬英九時代所建立的和平共榮的兩岸關係,都將化為烏有。
因此,看清全球政經體制的變化,理解大陸在全球化時代所占有的角色,才是未來蔡英文所該律定的政策基礎,沒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作基礎,蔡英文提出再多有關兩岸關係的口號,都只不過是些空話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