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忠信:陳水扁難以獲得特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0 15:21:01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台灣資深時事評論員胡忠信近日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陳水扁於12月2日從台北看守所轉往監獄服刑,按照他所被判決的19年徒刑,即使在獄中表現良好,也要服刑十年後才有假釋條件,今年60歲的陳水扁,除非“總統”給予特赦,否則陳水扁出獄時已逾70歲。

  有一著名西方歷史家曾經說:“判斷一個政治人物,往往是以他如何退場作為依據。”陳水扁的歷史定位,就是以入監服刑做了定調,他也只能自嘲:“會在黑暗中等待。” 

  陳水扁下場令人聯想到尼遜 

  234年的美國歷史,產生出不少英雄豪傑型的總統,其中就以尼遜的水門事件為最大的負面污點。

  尼遜對美國歷史的最大貢獻,就是以後發生任何弊案,必然加上一個“門”(gate)字——例如:克林頓涉及“白水門”,裡根捲入“伊朗門”……這就是尼遜的“政治負債表”。

  回顧1912年創建的“中華民國”歷史,北洋時期的袁世凱不以“終身職總統”為滿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硬是把“總統制”改成洪憲帝制,舉國嘩然,蔡鄂舉兵討伐,袁世凱政權立即崩解。

  陳水扁的崩解與下場,比尼遜和袁世凱還更不如,他獲得的歷史評價也不會高於袁世凱,究其原因,不正來自一個“貪”字? 
  令80年台灣民主運動史蒙塵 

  台灣民主運動史,可以回歸到1920年代末的台灣民眾黨、台灣文化協會、農工運動組合等,正是在先覺者如林獻堂、蔣渭水的努力下,才有民主運動的傳承,透過80年累積的能量,才有公元2000年的首次政黨輪替。

  人民本來期許陳水扁搭建邁向未來的橋梁,但他卻把台灣拖回貪腐的泥沼,陳水扁將80年民主運動的“祖產”在8年執政期間揮霍殆盡,這是愧對民主運動的核心焦點,如果不正視這焦點,未來的台灣人民永遠跳脫不了尼遜“後水門事件”式的夢魘。

  “三一九”槍擊事件的流毒 

  2004年“總統”大選前夕的“三一九槍擊事件”,由於諱莫如深,真相始終未明,加上陳水扁刻意加以掩飾,甚至不惜運用公權力杯葛“立法院”合法通過的“真相調查委員會”,真相未明,公義不得伸張,怨恨未得紓解。“後三一九”不斷發生選前突發事件,小則2005年高雄市長選舉的“走路工事件”,大則2010年“五都選舉”前夕的“連勝文被槍擊事件”,任何一擊都足以造成“翻盤”效果。

  每逢重要選舉,為求“翻盤”,必有人身攻擊、造謠抹黑、甚至暴力槍擊事件,這是出於地下賭盤因素?是出於族群仇恨因素?是出於選舉策略運用? 

  “三一九槍擊事件”與“連勝文槍擊事件”有其脈絡可循,陳水扁對“三一九事件”的事後態度,難道不用承擔責任? 

  陳水扁難以獲得特赦 

  陳水扁提早出獄的唯一機會,是“總統”運用其權力予以特赦。但其前提是社會有了共識,認為對陳水扁的懲戒已經足夠,或者為了社會和諧,由“總統”主動提出以營造和解條件。然而,這也涉及“總統”或其政黨所承擔的風險。

  舉例來說,尼遜總統辭職一個月後,接任者福特“總統”予以特赦,不追究其刑責,在無預警情況下驟然提出,民情反應激烈,福特從此捲入“後水門事件”漩渦,任期中未曾脫困,以致1976年大選敗給籍籍無名的“花生農夫”卡特,福特斷送了大好前程。未來任何一位台灣“總統”,誰敢承擔特赦陳水扁的風險? 

  陳水扁的幽靈曾在台灣上空徘徊,“公義使邦國高舉”,就讓邪惡的“貪魔”在黑暗中嘗其惡果吧,“政治沒有是非,卻有因果”,真有幾分道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