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蔡英文以一身將台灣連續三次帶上絕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0 11:44:11  


一而再,再而三,寧有此理?
  中評社台北7月10日電/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訂後,民進黨面對新的政治局勢:一方面,兩岸關係已經超越了返折點,台獨已愈不可能;另一方面,民進黨追殺ECFA的政治操作,卻已煞不住車,無法從獨派路線上自我超脫。一句話說明:民進黨已與大局大勢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社論說,二○○八年民進黨的慘敗,與蔡英文當選民進黨主席,曾經在社會上及民進黨內普遍引發一種幻想,認為那是民進黨跳脫台獨路線、轉型蛻變的契機。但是,經由ECFA的考驗,證明了民進黨已無可能從台獨路線跳脫,而蔡英文可能成為民進黨轉型領航者的想像亦告正式幻滅。這是ECFA對台灣政黨政治的重大影響,不容輕估。

  無人可以否認,蔡英文是過去兩年民進黨可能轉型蛻變的寄託;如今卻證實她也因ECFA而走回焦土鬥爭的獨派路線,則民進黨轉型蛻變的想像亦告完全破滅。其實,蔡英文在李登輝時代倡議“兩國論”,在陳水扁時代堅持“否認九二共識”,皆是造成李扁二任兩岸政策推車撞壁的主要原因;但當時蔡英文只是幕僚身分,許多人覺得她在成為黨主席後,應當有所調整,引領民進黨轉型蛻變。蔡英文原本說:“民進黨是一個有執政經驗的反對黨。”這句話被解讀成,能識大體,不會回到玉石俱焚的台獨鬥爭。但是,ECFA卻使民進黨及蔡英文回復原形,她儼然完全忘記“兩國論”及“否認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造成的慘重創傷;民進黨及蔡英文此時操作ECFA的手法,實已變本加厲。

  社論說,在李扁二任,台獨操作沒有一次不是推車撞壁。例如:二○○○年,李登輝為“連蕭配”輔選,想拉攏“輕獨”選民,推出“兩國論”,後來在幾天之內就公開表示“兩國論不入憲”;二○○四年,陳水扁發動“反飛彈公投”,結果卻成了虎頭蛇尾的“買飛彈公投”;二○○六年,陳水扁發動“終統”,結果美國降低過境禮遇,扁演出“迷航”的鬧劇;二○○八年,扁又發動“入聯公投”,被小布什公開譴責,國務院則逕指其為“台獨分子”,最後民進黨輸掉了政權。這些台獨操作皆呈現一種共同程序:發生權力危機→升高台獨操作→愈陷愈深,不能回頭,煞不住車→推車撞壁。

  現在,民進黨對ECFA的操作又進入同一程序:一開始,對如何對抗ECFA,有些猶豫→蔡英文辯論落敗,出現權力危機→升高反ECFA操作→指“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指ECFA是“國共唱和/貧富鬥爭”,將之妖魔化→ECFA簽成,公布內容,民進黨的“妖魔化”操作失敗→不能回頭,煞不住車→主張“不是條約”,堅持“逐條審查”,焦土抗爭→另一路又發動公投,愈陷愈深→騎虎難下,逆向操作,五都反ECFA煞不住車,未來二○一二大選反ECFA也下不了車,甚至可能被迫主張動用第十六條宣布廢約→民進黨及蔡英文被自己的“反ECFA”路線綑綁住→民進黨豈再有轉型蛻變的可能性?

  社論說,蔡英文對於兩岸政策的鑽研,在民進黨中不作第二人想,畢竟她在李扁二任兩岸政策上皆真正具有第一線的“執政經驗”。有些人曾認為,“兩國論”的失敗,與“否認九二共識”的悲劇後果,皆是蔡英文較有可能引領民進黨轉型蛻變的理由;畢竟,明明已知此路不通,這種“執政經驗”自是創鉅痛深且刻骨銘心。蔡英文任黨主席之初,有些言行也顯得不無轉型蛻變的用心;詎料,一場ECFA爭議,伴隨著民進黨內的權力與路線鬥爭,蔡英文又將民進黨帶向愈陷愈深的台獨焦土路線上。

  以一身而竟將台灣連續三次帶上絕路,這或許將成為蔡英文的人生碑記。兩國論,結束了李登輝政權;否認九二共識,結束了陳水扁政權;現在蔡英文又高舉反ECFA的大旗,或許她能因而使民進黨贏得五都選舉,及二○一二“總統”大選,但她恐怕終究避免不了再將台灣推車撞壁的下場。而且,屆時的後果,必較兩國論及否認九二共識更嚴重萬倍。

  社論說,一而再,再而三,寧有此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