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清賢:朱立倫兩岸政策應落實“求同化異”
http://www.CRNTT.com   2021-09-29 09:56:22


 
  黃清賢告訴中評社,或許朱立倫覺得台灣目前的環境,兩岸關係被民進黨異化了,導致兩岸在“一中”的觀點上有了很大的分離,兩岸想要一步到位趨於一致並不容易,才會要求雙方先“尊異”,但以國共關係乃至於兩岸關係來看,如果兩岸要繼續融合發展、和平穩定的話,就必須從“尊異”進一步到“化異”,因此這應該是朱立倫就任國民黨主席後必須要往前推的任務,相信這也是大陸希望看到且現在重視的事。

  黃清賢強調,其實包括中國國民黨的黨章跟黨綱,都是強調一個中國,強調統一,這也是“九二共識”最大的內涵,也是從兩岸辜汪會談以來一直奠定的基礎,兩岸交流這麼多年,原本已逐漸往“求同化異”的方向前進,但2014年反服貿太陽花學運後,瞬間所有政治的問題都被膨漲得很高,兩岸往“求同化異”的方向才會受到阻礙,可是兩岸貿易程度這麼緊密,台灣對陸出口貿易量高達44%,這已證明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黃清賢表示, 包括台灣在國際間的參與問題,兩岸老是在政治問題上卡住,其實就是因為台灣在“存異”或“尊異”方面講得在多,無法往“同”的方面講,這就無法明確界定兩岸的性質與定位,也就是事實上未來要走向“一個中國”,這對台灣並不好,因為這阻礙了台灣的經濟發展,例如台灣的農產品,兩岸本來可以好好透過溝通管道商議解決蟲害的問題,但因為兩岸之間存在政治爭議使得對民生造成影響,到頭來受害的還是台灣人民。

  黃清賢認為,其實“中華民國憲法”、中國國民黨黨章、黨綱,都給台人民一條明確的路,也就是台灣人為了想過好生活而想當家作主的話,可以藉由“一個中國”的原則,有尊嚴的跟大陸去解決彼此的不同,從“存異”到“化異”、從“尊異”到“化異”,這樣對台灣人民才是好的。

  黃清賢指出,在這情況下,台灣不必陷入中美競爭之間變成籌碼或是棋子的問題,因為台灣自己有比較好的戰略空間跟戰略定位,所以反“台獨”本來就是台灣人民要過更好的基本原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