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柯拋路名去中 羅智強:語言文字也要去掉?
http://www.CRNTT.com   2021-04-27 14:49:43


羅智強接受訪問。(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4月27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拋出改路名“去中化”的議題引發爭議,中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今天上午受訪表示,柯文哲可能想藉此重新調整政治光譜,看是否能洗脫過去“親中”、“中共同路人”的紅帽,但柯應更有信心一點,言所當言、行所當行,因為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早已相融為一體,去中難道也要把語言文字都去掉嗎?

  羅智強因2018年日本關西機場風波、批評駐日代表謝長廷卸責、綠媒、綠網軍批評大阪辦事處,導致時任該處處長的蘇啟誠不堪壓力輕生,遭謝長廷提告求償新台幣100萬元,今天上午到台北地方法院出庭聆聽判決,民事庭一審判決謝敗訴、羅免賠、全案仍可上訴。

  羅智強受訪時,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拋出改路名“去中化”的議題,他從三個層面看待此事:

  一,從政治面來講,柯文哲的壓力一定很大,因為柯過去一直被抺紅,柯講“兩岸一家親”也被戴很多紅帽,所以過去他的很多支持者對柯並不諒解,所以柯藉改路名去中化的議題,可以讓柯的光譜可以重新調整,看柯能否洗脫過去“親中”、“中共同路人”的帽子,但柯應更有信心一點,言所當言、行所當行。

  二,在施政層面上,實際上要去改名,網友從網路地圖裡搜出一條可能成本最低的路“常德街”,但如果柯只改這條街,代表柯也只是做個樣子而已。如果柯真要做路名“去中化”要改190條街,行政成本只是最小的成本,還牽動到所有人的用路習慣、商家、商店位置更改等等,所涉及的成本非常龐大,顯然台北市政府也不認為要承擔這個成本,所以看來只是議題操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