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灣水庫快見底 水利署提水資源長期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21-03-16 10:17:19


旱災災害應變中心會後記者會。(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3月16日電/全台水情嚴峻,新竹、中部水庫至15日為止,包括寶二、永和山、明德、鯉魚潭等水庫蓄水量都只剩一成左右,水利署因應抗旱,除採取因地制宜、減壓供水及節水等5大策略,水利署長賴建信今天下午將赴“經濟部”研議後提出水情與水資源長期策略。

  全台嚴重缺水,中南部水庫幾乎見底,如曾文水庫蓄水率僅15.3%、鯉魚潭水庫僅13.7%、德基水庫僅8.2%,另外,石門水庫蓄水量剩45%,曾文水庫剩15%,高屏溪攔河堰的每秒流速只剩4.6立方公尺,低於每秒10立方公尺的警戒值。

  外界關切,若梅雨無法替中部水庫帶來進帳,中部水情將在5月亮紅燈,屆時是否會採分區供水。

  水利署表示,現在談水情燈號在5月亮起紅燈,有點過度悲觀,水利署去年已提出包括抗旱作為因地制宜、密切掌握各地水情、減壓供水及節水、興建再生水廠,以及調度移動式淨水設備等五大策略。

  各地區水情及水文環境不同,水利署已協同地方政府超前部署,各地區均推動抗旱水井併入自來水系統;以台中地區數量最多,有58口併入自來水網,可供水13.75萬噸,超過供給新竹的17口井、3萬噸。

  水利署表示,去年陸續推動缺水地區夜間減壓供水,今年也針對水情吃緊的部分橙燈區實施產業用水大戶節水11%、非產業用水大戶節水20%等措施;每日有效減少用水約2萬噸以上,累計節水總量約1,300萬噸;另將調度RO移動式淨水設備到台中等橙燈地區,未來視需求增加採購。

  同時,水利署正積極推動台中市水湳、福田及豐原水資源回收中心,預計2023年以後陸續產再生水,每日約7萬噸;鳥嘴潭人工湖預計2021年底通水,2023年每日最多可供25萬噸。旱災災害應變中心也會掌握各地水情,視需要滾動檢討燈號及節水抗旱措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