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段宜康挺吳怡農 這就是台美軍演最大差異
http://www.CRNTT.com   2020-07-08 15:57:56


段宜康臉書發文挺吳怡農。(取自段宜康臉書)
  中評社台北7月8日電(記者 黃筱筠)對於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副執行長吳怡農說,“漢光演習就是每年最大場的表演”,蔡英文則認為這樣的說法“不盡公平”,與吳怡農同為新潮流、前“立委”段宜康下午則在臉書上力挺吳,“吳怡農講的有錯嗎?”

  段宜康說,演習、測驗、下基地的首要目的,本來就是在找出部隊的弱點和缺失;追求臨場表現完美,往往反而掩蓋了問題。這是“國軍”和美軍演練思維,最大差異之所在。

  吳怡農昨天晚上也再度在臉書表示,我們尊敬、珍惜我們的軍人:基層的士官兵每天盡忠職守、將生命交付給“國家”。因此,我們更應正視“國軍”的付出是否被合理運用——他們的任務是否必要、犧牲是否能避免?
 
  吳怡農表示,我們希望軍隊有更充足的資源,足夠的人力、務實的訓練、合適的裝備,來完成最重要的任務:顧好這個“國家”。他本身是士官退役,了解士官兵沒有權利質疑長官的要求,只能奉命執行任務。殉職的陸戰同仁遵守命令、盡了全力、然後付出生命,他們是台灣的英雄。
 
  他表示,昨天的短文引發了一些討論。每個人的角色跟位置或許不同,但他相信以上的出發點都一樣。
 
  吳怡農說,我們提出的問題,是為了檢討“國防”政策的方向。過去二十年,台灣跟中國的軍事平衡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台灣的“國防”戰略及各單位的任務;尤其最精實的部隊,需要更符合現代威脅的新角色。
 
  他指出,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軍中的長官們思考作戰任務、準則、後勤以及經常性的訓練;也希望政策制定者,願意要求軍中的長官放下本位主義,一起誠實面對“國防”的重重挑戰。我們的士官兵做的戰備準備,必須是真正在戰場上有用的;他們的訓練以及給他們的裝備,必須是讓他們在戰場上能夠存活、並且順利達成任務的。
 
  他也說,演習的本質,應該是演練那些可能性高、派得上用場的項目;應該展示對敵軍持續攻擊的能力;以及,若不幸敵軍成功登陸,能更加重對方傷亡的游擊戰與反抗作戰。我們的演習劇本與想定,需要符合入侵台灣的作戰邏輯。這樣的演習最能展現我們防衛“國土”的決心。防衛作戰能力需要敵人買單,才有嚇阻的效果;也才能真正團結民心、鼓舞士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