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月10日電(記者 鄭羿菲)九合一選舉後,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藉著一連串議題操作,成功塑造自己是藍綠陣營都重視的“全台最大尾”形象,但近日柯文哲的媒體聲量卻逐漸下滑,一方面是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新聞性居高不下,二方面是缺乏突破性新議題,會不會一路下滑影響到柯對2020規劃,值得觀察。
2018台北市長選舉,柯文哲僅以3567票險勝,但柯卻利用綠白會不會合作的話題、蔡柯會中給蔡英文一張撲克臉,到柯家軍、前台北市府觀傳局長陳思宇出馬參與“立委”補選,將聲勢炒得火熱。柯文哲也善用兩岸關係,在2018台北上海城市論壇成功讓各界聚焦討論柯的兩岸一家親,甚至也主動拋出“柯韓會”、“柯侯會”等令人關注的白藍關係議題。
柯文哲一步步地墊高網路聲量,卻在1月開始逐漸有趨緩的跡象,原因在參與“立委”補選的陳思宇的民調墊底,無法炒熱綠白激烈競爭的氣氛,讓原本能主動出擊的議題冷卻。而柯韓會則遲遲沒有下文,甚至高雄市新聞局長王淺秋也證實1月份沒辦法“柯韓會”,都再再讓柯文哲帶領媒體風向的如意算盤打不響。
觀看近來柯文哲的議題,都較陷於被動,包括蔡英文強硬回應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兩岸關係談話、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拋出的綠白合作機會等,都不是柯主動帶領的議題,只是被動回應而已,柯陣營已不見前陣子墊高網路聲量的主動攻勢,而這股過於被動的議題性會不會持續纏著柯文哲,進而影響到柯未來的聲勢,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