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仲孚:兩岸應先追求文化統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2 01:00:54  


 
  他說,只要敘述一個歷史事件就會有立場,歷史沒有客觀存在,一定有國家立場、政黨立場、甚至有地方的立場。例如台灣現行教科書不准用“武昌起義”,要用“武昌起事”;“起義”是依“中華民國”立場講的,“起事”是滿清退位下詔時用的語句,滿清遺老寫清史稿用的還是“武昌動亂”的字眼,就是因為立場不同,講的就不一樣。

  他表示,現在要導正台灣民眾的認同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改變青少年的歷史認同,歷史認同如果改變了,國家認同就改變了,台獨在政治上的建國做不到,文化上的台獨卻很成功,這是從李登輝信仰基督教及日本皇民化的經驗領悟出來的,只要在意識上不認同是中國人,那就不是中國人了,所以追求文化上的統一是十分重要的。

  他指出,1994年3月李登輝發表了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對話,李當時說台灣本土的歷史受到忽視,於是有很多人敲鑼打鼓呼應製造輿論,審定委員會與課綱委員會的成員開始變質,具體動作就是把中學的歷史加上認識台灣,把台灣史與中國史分開;小學的變化比較早,把鄉土教材加進去,刪掉黃帝、堯舜禹湯的文化系統,於是整個歷史系統就斷掉了。

  他說,高中教科書是在陳水扁執政時擬定,“教育部”公布的“95暫時綱要(2006年實施)”時正式把台灣史與中國史分開,大學的歷史變成通識教育,早就打亂了,台灣與中國的歷史徹底分開。“95暫綱”實行3年後,原本要改用大幅度加入本土意識的“98課綱(2009年實施)”但馬英九2009年5月20日上台後出現重大爭議,馬凍結“98課綱”不用,所以現在一直用是“95暫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