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韓關係是戰略的,也是婆婆媽媽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9 00:23:22  


中韓關係在此次兩國元首會晤后會何去何從?(《中國日報》)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韓國總統朴槿惠前天起訪問中國。習近平主席在她訪問的第一天就與之見面,並且發表《中韓面向未來聯合聲明》。這次訪問的特殊地緣政治意義受到廣泛猜測,有日本學者甚至說,這次中韓峰會有可能改變主要外交力量之間的平衡,形成中國對東北亞外交的主導地位。這種評價顯然有些誇張,中韓官方大概都不願聽。

  然而,環球評論指出,不同尋常的關注卻是有道理的。中國是崛起大國,韓國是典型的中等強國,兩國在東北亞的分裂格局中常被分析家劃入“不同陣營”,而這種陣營的劃法又在相當程度上已經過時,被其他突出的現實利益搞亂。無論東北亞有多複雜,中韓的相互吸引力擋不住,而兩國每走近一步,又的確會有附帶的政治震動。

  東北亞是世界上最欣欣向榮的地區之一,但這裡似乎又在迷失。這裡在搞和平經濟競賽與合作嗎?這裡正處於新軍事衝突到來之前的準備嗎?這裡是大國關係的前沿陣地或者緩衝區嗎?似乎沒有一個回答可以一解人們的心頭困惑。

  在東北亞各國中,韓國似乎同時是“最活的”或者“最僵的”棋子。說它“僵”,因為它緊貼三八線,已成半島局勢的“人質”。說它“活”,因為它最有能力在幾個大國之間做政策移動。它曾經在盧武鉉時期公開提出過做東北亞的“勢力均衡者”。

  韓國的重要性就因為它是東北亞較有彈性的力量,而且這種彈性有可能因受中國力量增強的鼓舞繼續擴大。換句話說,韓國是東北亞殘存的冷戰之墻上最容易鬆動的那塊磚。

  韓美軍事同盟仍是韓國外交的基軸,中國不應動改變它的心思。但保持、擴大韓國的戰略彈性,把它往大國的中間位置拉,同讓它完全扎進美國的懷抱,有著截然不同的地緣政治效果。

  其實中韓不斷靠近的理由和推力都很強,但它們經常被朝鮮半島的臨時風雲和中韓交往中的細節摩擦擾亂。

  如果說對三八線周圍的事情中國鞭長莫及的話,中韓社會之間有時因為“小問題”而“生大氣”,原因就更加蹊蹺。與中日彼此的問題一對比,中韓之間往往顯得“幹乾淨淨”,兩國並沒有類似釣魚島這樣的糾紛,無戰略上一爭高低的基本理由和需求,兩國沒有雙方都無退路、從而必須“死扛”的爭端。

  從輿論層面看,兩國近年的摩擦有不少屬於“鬥氣”型。中國實力規模遠強於韓國,但韓國經濟發展水平又超過中國一塊,這兩個“差”在兩國社會的心理上相互做了彌補,因此民間輿論都有“瞧不起對方”的一面。這使得中韓輿論、尤其是網民一旦較起勁來很容易“投入”並且“動情”。

  從長遠看,中國是中韓關係的絕對主動方,但在當前,很難說中韓誰更“有求於誰”。中國的戰略主動性首先依賴於中國自己的戰略胸懷,並且需要更大的歷史縱深去展開。中國同韓國爭口舌之快,無論爭禮還是爭理,都需適可而止。

  中韓輿論摩擦近來明顯減少,兩國社會能否今後也減少“鬥氣”,“鬥不鬥”大概取決於韓國輿論,“鬥多狠”和“鬥多久”,中國輿論的態度則變得同等重要。中國輿論“大度些”未必“好玩”和“痛快”,但這很可能是歷史對這個階段中國人的期待之一。

  中韓關係是戰略的,也是日常和婆婆媽媽的。中國人不能為了某個宏大目標而總是“忍氣吞聲”,我們需要看透些東西,看輕些東西,並堅持我們應當堅持的事情。每一種豁達都會得來回報,無論從中國還是韓國的角度說這句話都沒錯。那麼就讓我們那樣去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