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榮恭:復興中華 是兩岸和平重要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2-11-16 12:56:10


 
  他分析,馬英九多次提到第二個任內兩岸關係有三個工作目標,從這幾個函電互動可以發現,馬英九的三個目標應該都可以達成,因為互設辦事處是大陸早已提出建議,擴大交流是雙方共同期待,修改兩岸條例是操之在我;按照習近平的期望,就是兩岸要鞏固和平發展的農業、經濟、文化與社會的發展基礎,所以馬英九的三目標應該都可達成。

  他表示,馬英九對胡錦濤過去在兩岸的貢獻,也是高度肯定;確實可以回顧過去胡錦濤在任的10年,剛上任時曾歷經陳水扁“一邊一國”的衝擊,雖然為了因應台獨動向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但他沒有像1990年代那樣,採取比較強硬的軍事演習方式,而是在2005年3月通過反分裂法後,4月邀請連戰訪問大陸。

  他指出,連戰也認為決定要開啟、要給台灣人民另外一種不同的選擇,後來證明國共兩黨和解,建立溝通平台獲得人民肯定,馬英九2008年執政以及今年年初大選結果,很重要的選票來源就是台灣人民肯定兩岸發展,所以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必會沿著4年多來路線、定位、持續下去,國共兩黨互動與互信,也會沿著2005年以來的路線持續下去。

  對於部分兩岸學者憂心未來大陸對台政策可能生變,胡規習不隨,張榮恭表示,本來領導人就不可能全部照單照抄,總會有些新思維新作法,但這也不等於要否定過去領導人的貢獻,所以是會在延續過去的既有基礎上繼續發展。

  他指出,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說就國家尚未統一前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這不是胡錦濤的個人意見,而是結合習近平的思維與想法而訂的目標,這個目標會成為習第一個5年所追求的,雖然這不等於時間表,但確實是一個推動的方向。

  他表示,大陸過去幾提兩岸協商原則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現在比較常講先易後難,少提先經後政,可能意味著大陸感覺到經貿問題永遠不斷在演進更新,永遠談不完,如此下去永遠碰不到政治議題,所以希望在政治議題方面能溝通對話,或者不必要提到兩岸兩會檯面上協商的議題,但總有必要在這方面開啟對話。

  張榮恭說,大家都說兩岸進入深水區,就是因為經濟議題愈來愈難,但難的經濟議題不見得會比易的政治議題好處理,例如台灣2008年後每年參加WHA就屬於政治議題,因為經過國共平台溝通,所以不難。又例如今年APEC海參威會議,連戰提出台灣需要參加國際民航組織等,胡錦濤給予正面回應,也算政治議題,也沒比經濟問題難。

  張榮恭強調,大陸看起來在兩岸關係會有新想法,雖不否定先經後政,但會比較強調先易後難,值得台灣深思;畢竟馬政府追求創造兩岸共同利益,提升台灣民眾利益,如果不排斥政治議題而能提升台灣的利益,那就沒什麼需要排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