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雙英不能迴避的經濟課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8 21:40:49  


  中評社台北11月28日電/2012年“總統”大選已完成候選人登記,12月3日將舉行首場電視辯論會,馬蔡宋三組人馬均積極準備。經濟議題一向是選民關心的焦點,馬英九主打“黃金十年”,希望延續振興經濟的成果及大力改善兩岸關係創造的和平紅利,打動選民求安定及發展的心理;蔡英文主席則以“十年政綱”為主軸,打出追求公平正義的旗號,更藉由“三隻小豬”運動,喚出選民的熱情;親民黨宋楚瑜喊出“關鍵四年”,要以當年“宋省長”的執行能力,爭取選民支持會做事的人。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經濟成長與社會公平何者優先,雖是路線之爭,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濟持續成長與社會公平正義須相依相存,一味追求經濟成長而漠視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必然引發強大的民怨,甚至導致政權的崩解。中東及北非掀起的茉莉花革命,殷鑑不遠。相反的,如果過於重視公平正義,卻忽視經濟成長需要的穩固基礎,最後也會帶來經濟的危機。部分歐洲國家太重社會福利,政府花費無度,入不敷出,在歷經金融海嘯衝擊後,終致爆發歐債危機,歷時兩年而未解。

  馬政府帶領台灣經濟度過金融海嘯的衝擊,同時積極改善兩岸關係,並和大陸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創造可觀的和平紅利,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10.72%,創24年新高,顯現馬英九拚經濟的重大成果。但不可諱言,台灣經濟復甦很大部分只反映在工商企業營收及利潤增加,人民薪資所得成長卻相對停滯,以致被譏為“無感復甦”。而且,馬政府大力推動兩岸經貿開放,卻未做好相關配套措施,加上國際熱錢流入,導致房價地價飆漲,衝擊居住正義。因此,民進黨高舉公平正義旗幟,陸續提出各種住屋及社福措施主張,馬政府雖然即時調整政策,但已讓蔡英文占據抑強扶弱、公平正義的鮮明社會形象。

  現在歐債危機引發新一波經濟風暴,台灣經濟才剛復甦不久又面臨嚴峻的考驗,科技業無薪假風暴持續擴大,四大經營艱困產業可能觸發的危機更讓政府頭痛不已,面對人民從抱怨“無感復甦”到擔憂工作不保的強烈不滿情緒,馬英九光是細數政績、說明理念及勾勒願景是不夠的,如何讓選民相信執政團隊會做出調整及改變,以更有力的回應民意及因應危機,才是爭取連任的有力保證。

  蔡英文站在追求公平正義的制高點,對於那些不滿政府的眾多基層民眾,已產生很大的凝聚作用。但是,拚經濟一向是民進黨的弱項,在內、外經濟情勢快速惡化的關鍵時刻,光靠公平正義的形象及發展在地經濟、在地就業等侷限性的政策主張,不足以穩定經濟、安定民心,所以,蔡英文必須拿出經濟政策的“牛肉”,告訴人民要如何對抗全球經濟的“失落十年”、如何帶領台灣衝破難關,維持經濟穩健成長。

  蔡英文必須面對的另一個更大挑戰,是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及兩岸經貿的繼續向前推動。大陸方面近來一再升高對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立場,暗示民進黨若重返執政,兩岸關係將大幅倒退。蔡英文主張凝聚“台灣共識”,喊出“中華民國是台灣”,並表示若勝選,將在“政權交接期”積極尋求和大陸對話的機會等,很顯然從傳統的民進黨主張向中間偏移,以減少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可能大幅倒退的恐慌,但蔡英文若不能在政見會上提出更明確的兩岸政策主張,祛除人民的疑慮,恐將成為爭取大選勝出的罩門。

  宋楚瑜的勝選機率很小,但人民對“宋省長”會做事的深刻印象,也會對雙英造成一定的壓力。無論馬英九或蔡英文,誰能讓人民相信比對手更有執行力,勝算就更大。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