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5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5日發表社評說,環顧世界各國,那個政府不為了低迷不振的全球經濟景氣傷透腦筋,也連帶影響人民對“國家”領導人的信心。尤其那些即將面臨選舉的各執政黨,無不絞盡腦汁提出各項振興經濟的救命藥方,以利尋求勝選。
社評說,台灣當然不例外。尋求連任的馬英九亦面臨相同的困境。倚賴歐美市場甚深的台灣經濟,也遭遇到重重挑戰。除了台灣經濟成長趨緩、薪資凍漲、民間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外,政府對於如何推動台灣產業再升級的努力,亦成了民眾檢驗馬政府這三年多來的重要指標。
正因如此,人民對當前經濟環境的不滿,很自然地投射在對執政黨的不支持,這也是為何馬英九與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的民調差距如此接近的主因。
社評說,我們不是要為馬英九擦脂抹粉,畢竟他不是神,他也會犯錯。就像之前“教育部”提出的“補習教育法”草案,希望列入六歲以下兒童不得參加補習的限制。出發點其實是希望能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然而,利益良善,卻因未考慮到所有家庭的需要而備受批評,最後“行政院”只得退回該草案,重新尋求社會意見。
這樣的政策制訂模式其實忠實地反應出馬英九個人的從政風格,那就是錯誤的必然及時更正、以回應民意,但若是正確的就堅持到底,絕不輕易妥協。這也是為何喜歡他清廉形象的民眾仍繼續支持他,而有些人卻認為他過於矯情、不近人情。
就拿近日引發藍綠交鋒的兩岸和平協議來看,馬英九提出該政見的目的,不是著眼於選舉,而是他2008年競選政見的延續。更重要的是,他期盼這樣的提議能讓朝野政黨和民眾開始思考,未來如何將過去三年多來,得之不易的兩岸協議及和平發展環境制度化,這不但符合兩岸中民眾的殷殷期盼,更是對亞太地區、乃至於世界和平的一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