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兩岸應儘速促成貨幣清算機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15:26:53  


  中評社台北9月1日電/歐元之父孟岱爾(Robert Mundel1)最近提出成立新世界貨幣體系的構想,認為可由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組成一個大貨幣區以保持匯率穩定。這個構想的可行性仍待評估,但凸顯了人民幣在新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性,中國大陸亦正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以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台政府和金融機構都在因應此一趨勢,短期雖可取道香港累積經驗,但最關鍵的仍是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務期兩岸共同努力促成。

  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社論指出,金融海嘯後美國巨額的印鈔救市措施,凸顯了美元做為最大儲備貨幣對世界經濟的殺傷力,促使各國思考重建國際貨幣體系,人民幣成為焦點所繫。另方面,兩岸緊密的經貿關係,加上美元貶值的匯兌風險,企業界也紛紛要求政府擴大開放人民幣貿易結算,以緩和匯兌損失壓力;金融業界則呼籲政府儘速與對岸協商,爭取台灣成為香港之外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以參與經營人民幣存放款、貿易融資、金融商品等業務,擴大營運實績,並掌握躍上區域舞台的契機。

  近期台商對人民幣需求的迫切性提高,主因在於美元弱勢,且隱含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目前台灣民間對人民幣的需求,一部分已可透過台灣金融機構的人民幣現鈔買賣,及台資銀行香港分行的人民幣業務得到滿足。政府也已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經營人民幣業務,為產業界提供更多的服務。不過,這些業務涉及的人民幣拋補,基本上都是透過中國銀行(香港)操作,尚存在諸多限制。

  於此同時,大陸也展開人民幣國際化布局,透過開放跨境貿易結算、與貿易夥伴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以及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等途徑推進,而且愈來愈快。近來,大陸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已擴及全部31個省市;北京當局並在東協中國經貿部長會議中,力推東亞區域貿易使用人民幣;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上月訪港時,更提出新的支持政策,允許香港得有限度地以人民幣投資中國大陸,以雙向進出完整化香港做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預料香港的人民幣業務將更蓬勃,也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滙豐銀行針對全球逾6,000家貿易業者的調查研究更指出,未來半年內,人民幣可望取代英鎊,成為企業界有意採用的三種主要結算貨幣之一。

  人民幣崛起之勢至明,無論是基於兩岸經貿發展需要,還是因應新國際貨幣體系的建立,台灣都要儘速思考如何參與其國際化,尋求共同發展利基。在這一點上,政府已有共識,例如“行政院副院長”陳冲即表示,應注意新加坡、倫敦等城市爭取人民幣離岸市場業務的趨勢,體察亞洲區域變化和兩岸經貿的大量需求,審慎研議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可能性;“中央銀行”亦已公開表示,將把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列為努力目標。

  要實現此一目標,在具體作法上,短期內政府應檢視鬆綁相關法規,在符合金融監理原則下,擴大開放本國金融機構在港人民幣業務的限制,並與大陸協商,爭取增加台資金融機構參與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機會。中長期而言,最關鍵的仍是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以及對岸的政策支持。由於貨幣涉及主權,兩岸協商簽署貨幣清算協議相當複雜且敏感,不如想像中容易,央行雖已與大陸多次洽商,大陸也曾公開表態支持,但尚未達成共識。

  然而,兩岸建立貨幣清算機制,不但可增進兩岸經貿往來,互惠互利;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目標若能早日實現,不只台灣受惠,亦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利己利人。

  因此,呼籲兩岸應加強金融合作,並盡力促成兩岸貨幣清算協議,以掌握全球經濟、金融版圖重新洗牌的機遇。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