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處主任金以林。(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3日電(記者 倪鴻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處主任金以林2日在台北圓山飯店,出席“蔣介石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指出,蔣介石為了更好控制屬下組織,常常偏愛成立兩個性質相類似的組織,通過彼此競爭,分別向他爭寵,以達到效忠自己的目的。
金以林指出,例如在黃埔系中有何應欽、陳誠派對立;在情報組織有中統和軍統之爭;在財政金融方面有孔、宋兩家互鬥;抗戰時期,蔣還縱容CC系的朱家驊同二陳(陳立夫、陳果夫)鬧獨立;即使1932年後成立的組織,成員都是青年為主的軍方“力行社”(戴笠)與黨方“青白團”(陳立夫),蔣都完全有意讓雙方相互競爭。
他說,蔣介石一生有過三次下野,分別在“軍政”1927年、“訓政”1931年、“憲政”1949年階段;前兩次下野,最大的壓力都是來自國民黨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蔣儘管曾經行使國民黨最高權力,但尚未得到老一輩同志所承認,蔣仍被認為是軍事的,而非政治的人物。
他表示,從客觀方面,蔣介石當時在國民黨內的地位太淺,老一輩同志仍視蔣為“軍事”領袖,而非“政治”領袖,因此北伐時期,黨內對他不服或不滿的大老們,總是不斷的聯絡各方實力派,挑戰蔣所獲得的中央政權的合法性,蔣被迫四處征討,以期實現蔣所希望的統一大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