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28日電/國民黨又一次敗選,敗因中有一點和過去三次相同,就是傳統支持者投票率偏低。國民黨這回打出“改革”旗號,與之前“立委”補選意涵上有極大差異,卻一樣引不起藍營投票熱情,說明改革行為,未必獲得認同。
聯合報今天刊登作家桑品載文章指出,改革對不對是一回事,改革不能化為選票,又是一回事。更深層看,國民黨所舉出的改革課目,幾乎都是針對自己人,支持者覺得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就不去投票了!
對改革的不認同,或口說認同心裡不認同,或對改革內容的歧異,是國民黨昨天敗選少有人提到的原因。馬英九的改革,是要改變國民黨自李登輝以降的政治積垢,但積垢已成為結構,使改革成為兩面刃,傷人同時也傷了自己。
這種情形會不會延續五都選舉和下屆“總統”選舉?有人以股票谷底反彈為喻,認為藍營支持者會在那兩次選舉中出來投票,以免民進黨全盤捧去。所謂“鐘擺效應”是存在的。關鍵是,國民黨的連四敗是不是谷底?從被喻為國民黨後山的花蓮選情看來,蕭美琴不過只少了王廷升六千多票,那就很難說不會持續“探底”。
民進黨雖增加席次在“立院”有了較大騰挪空間,唯國民黨仍是最大黨,“立院”生態改變有限。國民黨的危機在未來,黨籍“立委”只圖經營選區,和馬主席賦與金溥聰的改革步調脫勾,甚至還有不分區“立委”對馬政府冷言冷語唱反彈,樹起屬於自己的“改革”旗幟,這些行為都違背了當初人民將“立委”席次大量給國民黨的初衷,下次再選“立委”時,恐怕就未必如此了。
馬英九改革的頭已洗了一半,定會繼續做下去。但他民調下滑,國民黨選舉連敗,這個現象不能不重視。改革之火是否燒得太猛了?改革的內容和對象是否需要修正?以及認清自己還沒能力使理想成為現實,都應列為敗選檢討題目。馬英九應先安內而後攘外,若蕭牆之火不熄,延燒到五都再敗,回頭就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