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生報:美國倘興訟 台灣難抵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4 09:22:18  


美國可能運用國際訴訟,來阻止其他國家仿效台灣阻擋美牛。
  中評社台北1月24日電/台灣新生報今天社論說,“立法院”修法對美國牛肉設限,違背去年十月美台訂定的牛肉議定書的後遺症已經顯現,美國方面可能採取“國內”懲罰及國際訴訟兩種管道,來爭取美牛全面進入台灣,行政及立法機構必將面臨壓力。

  美國牛肉是美國最重要的農產輸出品,在二○○三年美國發現第一例狂牛症而被列為疫區之前,牛肉占美國農產品外銷總額的百分之二十,每年的出口金額高達三十億美元,進口美國牛肉的國家,日本排名第一韓國排第三,可是狂牛症出現後,全世界主要入口國都立即將美牛拒於門外,使美牛養殖業受到重創。

  社論指,美國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逐漸啟開原來輸入美牛國家的大門,日本、韓國也都相繼輸入,可是就在此時,台灣修法阻美牛的決議等於是重打美牛行銷一巴掌,而且消息傳到國際,韓國也傳出要重啟美牛談判的風聲,當然使美國難以接受;美國國會議員與台灣“立法委員”同樣有遊說團體及選民的壓力,美牛受阻,必然會祭出一些會讓台灣感覺到痛,也能遏阻鄰國追隨台灣腳步的做法。

  美國對台灣採取懲罰性的報復手段,首先是針對台美經貿方面下手,正如聯邦眾議院四位重量級眾議員致函美國貿易代表署署長所建議的,台灣解除對美國牛肉的禁令以前,美國不應該恢復雙方投資及貿易談判,也就是TIFA談判;當初美牛能打開韓國的大門,靠得就是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簽訂韓美自由貿易協定,一年可為韓國帶入約一百五十億美元的貿易額,即使是如此好康,韓國總統李明博為了進口美國牛肉也曾被批得灰頭土臉,甚至倒閣;如今台灣立法阻止部分美牛進口,美國在TIFA談判上找碴,是可以預料的舉措。

  另外就是運用國際訴訟,來阻止其他國家仿效台灣阻擋美牛,因此美國議員們也支持美國貿易代表署決定依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研究選擇方案,使台灣能重新開放美牛市場。依據台美牛肉議定書,台美認定雙方均為世貿組織(WHO)會員,必須遵守WHO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驗檢疫措施協定,而在狂牛症疫情方面,美國牛肉則必須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IOE)的規定。

  社論謂,這個看起來合情合理的議定書,背後有兩點讓台灣的立法站不住腳,其一是台灣與美國的狂牛症風險,都被列為IOE狂牛症風險第二級的“已控制風險國家”;雖然台灣未出現過狂牛症病例,但是台灣曾經輸入美國牛骨粉及美國牛肉,因此狂牛病安全等級被降級,屬於與美國同級的“疫區”,台灣沒有充分的理由來阻止美牛進口。

  其二就是IOE在二○○六年會員大會中決定,對管制狂牛病已採取適當措施的疫區國家,此後出生的牛隻在十一年之後沒有出現狂牛病案例,就可被列為“風險微不足道”國家,成為非疫區;美國在一九九七年對可能傳播狂牛症的牛飼料成份,做了嚴格管制,至今已經超過了十一年,也就是說IOE有可能隨時將美國例為狂牛症的非疫區,如果未來非疫區的美牛要進口,就更難抵擋。

  社論最後說,依據“立法院”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十年內曾發生狂牛症病例的國家地區,所生產的絞肉與內臟均不得進口”,也就是美國牛絞肉與內臟在二○一六年以前依台灣法律不得進口,如此嚴格的限制也給美國在WHO興訟找到理由,屆時美牛再扣關,朝野及民眾就等著“共同面對克服”吧。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