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台灣走向“藍頭綠腳”的政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9 08:55:18  


馬英九兼黨主席之威都無法擺平黨內地方派系的地步,枉費了選民付託。
  中評社台北10月9日電/台灣年底的縣市選舉注定是一場亂局。藍營身為“中央”執政的大黨,卻爆發地方勢力造反,無計可施;相對而言,民進黨亦未能提出任何新的訴求,只是等著在藍營派系內訌的餘燼裡撿便宜,形同火中取栗。這樣的局面,對選民和台灣民主既是一場羞辱,也是一個危機。

  聯合報社論指出,馬英九去年以七百多萬票當選“總統”,他無力趁著形勢大好把台灣帶向太平盛世也就罷了,竟然落得以“總統”兼主席之威都無法擺平黨內地方派系的地步,枉費了選民付託。同樣的,民進黨無法就執政八年挫敗深切反省,如今若以為從藍軍內訌中就能翻身,恐怕也太阿Q了。

  目前看來,朝野兩黨都已疲態畢露。馬政府就任以來,在“國家”定位及兩岸政策上雖已見跳脫困局,不料卻受到黨內地方山頭的挾制,不啻是一個“頭重腳輕”的病態政黨;相對的,缺乏全民認同的“國家”政策、只能在地方惡鬥中渾水摸魚的民進黨,則形同一個“有腳無頭”的游擊組織。國民黨無能“治鄉”,民進黨無能“治國”。台灣政黨政治落到如此“比衰”的地步,民主的品質要指望什麼動力來提升?

  其實,這種“比衰”的氣氛,已經籠罩台灣多年。去年藍軍在“立委”和“總統”大選的大勝,主要緣於選民對陳水扁的唾棄;今年民進黨在苗栗和雲林的“立委”補選有機可乘,則是靠著選民對執政黨提名失當的厭憎。問題在,僅僅靠著“比衰”,獲勝者不需要提出任何新的願景,甚至不需要對民眾的期望作出什麼努力或回應即能當選;那麼,一次次選舉就無異是“下沉”階梯,把民主品味帶向更不堪聞問的境地。

  馬英九希望藉提名擺脫派系政治的泥淖,用心值得肯定;但若謂提名學者或新臉孔即是所謂“形象牌”,未免自欺欺人。地方勢力糾葛複雜萬端,不能一次根除,至少要恩威並施使其馴服。否則,奢言治水卻又怕弄濕雙腳,如何成功?這次十七縣市改選,藍營竟有九縣市鬧分裂危機,一個沒有集體意識的政黨,組織的精神和紀律如何維持?再說,馬英九並非首度出任黨主席,幾年前他若用心治理,今天地方政情應不致紛亂至此;這個苦果,他非吞不可。但如果江山平白斷送,地方亂局依舊,他又如何擔待“有勇無謀”的罪名?

  反觀民進黨,最近因雲林之勝欣喜若狂,並揚言要再度以“鄉村包圍城市”模式奪回政權,儼然得意忘形,讓人倍覺諷刺。十幾年來,歷經兩度政黨輪替,台灣政治已有了許多不可逆轉的變化;民進黨以為同一模式可以適用兩次,分明是沒看清現實。第一,民進黨最大的致命傷,是它對“國家”認同的操作,已成為阻滯台灣發展的障礙。第二,經過多次選舉檢驗,證實它的支持群眾難以過半。第三,民進黨執政所帶給台灣的災難,台灣人民絕不會想再來一次。亦即,縱使在“選人”為主的地方政治,綠營仍有市場;但在“中央”的執政權之爭,民進黨若不改變路線,恐怕永難重返“中央”執政。

  民進黨更忘了,他們最早攻城掠地,是從北部都會縣市開始,藉著都會選民更開放、更支持改革的特性,成功締造了首波地方的政黨輪替。相反的,民進黨視為綠色大本營的南台農業縣市,其實是較晚“變天”的地帶。今天民進黨想要重返執政,必須提出一新耳目的訴求,來說服那些對它失望、寒心的都會選民;否則,它將只能長期困守農業縣市,當一個“鄉村政黨”。問題是,民進黨連這點現實都拒絕承認,它要如何走出自己的困境?

  國民黨無能“治鄉”,民進黨無能“治國”。若這種態勢不改,年底選舉藍綠陣營的得失如何,對人民而言,其實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整體的民主大勢是在滑落,台灣的政治內傷尚未止血。唯一的指望,要看選民如何利用單薄的選票顯示他們集體的渴望。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