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羅致遠:兩岸關係發展 和平協議為大勢所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1 00:38:16  


 
  他表示,站在台灣在國際發展的高度上,若能升到馬英九或“副總統”蕭萬長出席,當然是最好的,但以當前台灣面臨的處境,如果大陸無法再讓步,考量在APEC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沒人比連戰更為合適。

  APEC今年在新加坡舉行,羅致遠認為對台灣的意義多少有些差別,因為星國是少數與台灣的關係比較好,而與大陸的關係也不錯的國家。正如同台灣今年5月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一樣,都較能夠有助於大陸體認讓台灣參與國際空間會更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

  羅致遠表示,台灣過去一直存在著大陸政策與外交政策孰較重要的問題,不論那一種看法,都證明兩者關係密不可分。台灣也清楚該如何求得國際空間參與,所以今年不推動加入聯合國,但會推動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以及世界大氣測量有關的公約組織,既務實又不會對大陸造成傷害。就大陸而言,也已從區域強權發展到國際強權,格局視野都應更為宏觀。

  他說,每次與大陸學者交流時都會提到,兩岸有如手足兄弟,“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他以30年前擔任中華奧會副秘書長時曾處理過涉及兩岸之間議題的經驗與感想,認為要解決兩岸之間的問題與紛擾,雙方都應讓步。其實任何兩造之間尋求協議交集,兩造均需讓步,單行道不能達到目的,大哥讓的更要多一點。

  他強調,兩岸間的和平發展,符合東亞地區的利益,有利於國際政治的平衡,對於在台灣的人有利,也對在大陸的人有利,兩岸的政治人物,都應以追求人民福祉為最高原則。

  至於達賴喇嘛訪台,高雄市政府播映《愛的十個條件》,乃至於馬政府拒絕熱比婭入境等事,對兩岸關係發展可能造成的影響?羅致遠認為,這些事在兩岸關係必須往前走的道路上都只是“小石頭”而已。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焦點人物專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