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網文章:金溥聰與黎智英 分道揚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8 09:26:07  


金溥聰嚐試金蘋果的滋味。
  中評社台北6月8日電/聯合報新聞網今天刊登戎撫天的文章說,壹電視最近開始徵才,預定明年四月開播,不過,能否順利播出,仍有變數。開台的主要策略與規劃至今仍未定出方向,是原因之一,金溥聰與黎智英的理念歧見逐漸浮現,更是變數。

  文章說,有線電視台開播,須先確定五大策略:

  頻道:有線電視頻道雖多,有收視率的區塊卻非常有限,好頻道很難取得。 

  MSO:有線電視頻道分配權掌握在MSO業者手中,經營頻道須先搞定MSO業者,目前系統業非黎、金二人所能介入。  

  競爭優勢:台灣電視觀眾已習慣重口味節目,現有電視業者早已在政府法令範圍內嘗試過所有可能的重口味節目型態與內容。壹電視還有多少八卦與聳動的新聞空間,令人起疑。

  業務收入:台灣商業環境仍處於萎縮狀態,廣告市場連年衰退,部分有線電視臺今年已轉盈為虧,壹電視如何訂定業務發展計劃,突破市場困境,實在需要錦囊妙計。 

  內容與定位:壹周刊與蘋果日報均靠社會新聞定江山,成功經驗會限制創業家的思考,但金溥聰深知,政府主管機關對待電視的尺度問題,與對待平面媒體態度完全不同,壹電視如果橫柴入灶,NCC不會縱容。這是黎智英與金溥聰歧見漸顯的關鍵因素。

  文章說,黎智英併購有線電視台並不順利,取得中視、中天經營權馬失前蹄在先,購買年代、高點也因價格因素破局。有線頻道好區塊範圍小,業者都存待價而沽心態, 新進入者要付出很高代價。民進黨執政時,自由時報曾投入大量資源籌辦新聞台,也已取得執照,但並未取得好頻道,可見其難。取得邊緣頻道或無線電視數位頻道難度較低,但電視觀眾收視習慣已經養成,開播後能否打開收視率,變數很大。

  壹電視另一個選擇是放棄有線電視系統,直接進入中華電信MOD網路平台。不過,因為有線電視MSO業者畏懼MOD的未來性,不准頻道業者賣節目給給MOD,使MOD節目的豐富性與市場性均不及有線電視,用戶數至今未超過30萬,而且其中半數是接近免費的優惠戶,期滿將爆退機潮。要壹電視捨600萬有線電視就30萬MOD,終究是很大的決策風險,縱然眾人皆同意網路電視具有未來性,傳統電視即將步入夕陽,但眼前還是很難做成決策。

  文章說,黎智英倒是很清楚自已要做什麼,從今年三月間壹蘋果網路改版,及“壹傳媒動畫有限公司”、“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壹傳媒網絡播放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成立可以看出黎智英的策略。簡單而言,黎智英要成立一家動畫新聞台,並計劃在電視開播後積極擴張網路的content,壹傳媒集團將跨足雜誌、報紙、電視,網路。

  所謂動畫新聞就是壹周刊或蘋果日報經常使用的“模擬畫面”動畫版。電視新聞人都了解,沒有畫面就沒有新聞,畫面的限制,使電視新聞能處裡的新聞,範圍比平面媒體小很多。譬如美英潛艇在海底相撞,文字報導只能寥寥數語,以動畫陳述故事就非常精采。

  黎智英決心打破畫面對新聞的限制,他找了一位資訊工程背景的專才詹加琛研發動畫新聞有關技術,日前他在一項研討會中透露,動畫新聞量產研發已經成功,可達成一人一小時完成一分鐘新聞動畫畫面目標,一人一天可完成四則新聞,詹家琛已開始大舉徵才。

  黎智英的電視策略還是在社會新聞, 壹周刊及蘋果日報以漫畫解說新聞已經對台灣社會產生震撼性作用,並讓壹傳媒站穩平面媒體市場,未來壹電視繼續以動畫包裝新聞,其衝擊性可以想見。

  文章說,過去幾年,有線新聞台雖然八卦,但仍受到畫面很大的限制,動畫新聞將使壹電視擺脫畫面的限制,幾乎可以處理任何新聞事件,甚至可以天馬行空“虛擬”新聞。

  據知,金溥聰對以動畫社會新聞為主軸的策略,持保留態度,他仍在努力溝通中,兩人能否建立共識。將是壹電視未來最大變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