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民眾日報:還要說“賣台”?是可忍孰不可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1 09:25:14  


  中評社台北5月21日電/台灣民眾日報今天社論說,馬英九就職一年來,最大的成就當然是兩岸關係的大突破了。誠如馬英九自己所說的,新政府用一年彌補過去失落的八年。

  民進黨發起517嗆馬保台大遊行,強烈質疑馬“親中、矮化台灣主權”,馬英九斬釘截鐵地表示,“國家主權”問題不是用喊的,而要能真正做出來;不能用抽象或感性衡量,須有客觀指標。民進黨衝撞八年,一無所有,“若要回到過去八年的情況,對不起,我們做不到。”最近股市回溫可以反證,政府在大陸和財經政策,已抓到了台灣發展重要的方向。

  馬反問,反對黨要抗爭,當然可以,“但請你告訴我,你希望把兩岸關係帶到哪裡去?”如果還是回到他執政前八年的做法,結果很清楚,什麼都做不成,哪裡都不能去,“難道我們還要重蹈這個覆轍嗎?”“到底我們在哪一個問題上喪失了‘主權’,到底我們在哪一個問題上矮化了台灣?”

  社論指,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就說,馬英九上任之前,就為自己施政設定了幾項目標。在與大陸關係方面,他希望向北京保證,台灣的目標不帶敵意,而是希望恢復對話機制,擴大經濟合作,及擴大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卜睿哲指出,檢視所有這些預先設定的目標,“全部都有重要進展”。

  馬政府自執政以來,突破了兩岸經貿及金融限制的政策。先是開放大三通,同意陸客來台觀光,鬆綁台灣企業赴大陸投資金額上限比率至百分之60,今年六月又將開放99項產業允許陸資來台投資;接下來還要鬆綁赴大陸投資的產業別限制。另為因應明年東協(東盟)加一上路,政府推動和對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都是大開大闔的作法。事實上,馬政府執政以來的兩岸政策,走的是“護台路線”,讓台灣不致成為國際經濟孤兒。在野黨卻批評為“親中路線”,意即“賣台路線”。平實而論,兩岸在政治上固有“主權爭議”,所以兩岸現在都擱置爭議;先務實的在經濟上採取既開放、又把關的做法。試看過去一年兩岸所簽訂的九項協議、一項聲明,哪裡有賣台了?哪裡有矮化“主權”了?

  社論又說,即以陸客來台觀光為例,從去年到現在至少為台灣帶來116億台幣的商機,另據“觀光局”評估,一整年至少可以為台灣帶來600億元的觀光產值。最近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又提出了八項利多政策,以及願和台灣談ECFA,這都有利兩岸經貿發展。

  馬政府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堅持“不獨、不統、不武”政策,捍衛“主權尊嚴”,維護台海現狀,並把兩岸和解推廣到國際,包括今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衛生署長”葉金川並在世衛大會發言。這是自1972年以來,亦即38年來,台灣首度回到聯合國體系下的國際組織參加活動,實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台灣籌碼有限,運用到這種程度,已是難能可貴了。有人還要說“賣台”,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